[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砖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65120.1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砖。
背景技术
砖是现代建筑领域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砖通常以粘土,工业废料或者其它多种原料为基础,经过各种不同的制砖工艺制成,在建筑中,砖主要用于砌承重墙等墙体。砌墙砖可以分为普通砖和空心砖两种。
目前,建筑用砖多为长方形,在进行建筑时,常用石灰或水泥将两个砖粘在一起,由于砌墙全靠工人师傅的经验或者通过扯基准线来进行定位,这就常常造成砖与砖的位置有所偏差,不能完全呈直线排列,导致整个墙体倾斜;而且雨雪或潮湿天气常常导致石灰或水泥变软甚至脱落,造成砖与砖之间粘结不牢固,产生安全隐患;此外,在传统砖砌成的墙体中布置电线时,往往需要在墙体中重新开凿通道,常造成墙体的破坏,影响墙体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砖,包括:一砖体,所述砖体的对边上对应的设有一凸部和一凹部;
相邻的两所述砖体的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连接;
所述凸部顶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凹部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城一个线管;
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为半圆;
所述凹部外边设有两挡边,所述挡边、所述凹部的内壁、所述凸部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围城一个水泥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砖,该建筑用砖在砌墙是定位准确,采用特殊的接触面,使得砖与转之间连接紧密,而且内置排线管,便于线路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砖体;2、凸部;3、凹部;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线管;7、挡边;8、水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建筑用砖,包括:一砖体1,所述砖体1的对边上对应的设有一凸部2和一凹部3,相邻的两所述砖体1的所述凸部2与所述凹部3相连接,所述凸部2与所述凹部3相配合,使得左右两相邻的所述砖体1的定位更加的准确。
所述凸部2顶端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凹部3内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与所述第二凹槽5为半圆,所述第一凹槽4与所述第二凹槽5相配合,所述第一凹槽4与所述第二凹槽5围城一个线管6,避免了再墙上重新开凿通道,常造成墙体的破坏,保证了墙体的美观。
所述凹部3外边设有两挡边7,所述挡边7外端设有倒角,所述挡边7的倒角与所述凸部2的外壁完全贴合,所述挡边7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所述挡边7、所述凹部3的内壁、所述凸部2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凹槽4的外部围城一个水泥槽8,当相邻的两所述砖体1定位好之后向所述水泥槽8内注入水泥,待水泥干燥后使得两所述砖体1连接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建筑用砖,该建筑用砖在砌墙是定位准确,采用特殊的接触面,使得砖与转之间连接紧密,而且内置排线管,便于线路的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5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面防水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玻璃肋拼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