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5777.8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张继瑜;周绪正;魏小娟;牛建荣;杨亚军;程富胜;王娟娟;李剑勇;刘希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357;A61K47/14;A61K47/10;A61P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张秋云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醚 纳米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油酸乙酯1.8‑8.5%、OP乳化剂11.5‑29%、1,2‑丙二醇8‑16%、超纯水49‑75%、蒿甲醚2.5‑15.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纳米乳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药量,粘度低,放置稳定。该药物组合物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片剂的肝脏首过效应,给药方便,注射无刺激,无过敏现象。临床药效试验表明,与市售蒿甲醚注射剂相比用药量降低,有效作用期延长,提高了原蒿甲醚的杀虫作用,对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有积极意义。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纳米乳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纳米级抗血液原虫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乙酸乙酯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由于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10-20倍,近年来在兽医临床应用广泛,同时,兽医临床用于治疗牛、羊焦虫病疗效显著,但国内无兽用专用的蒿甲醚制剂。
由于蒿甲醚在水中溶解性很差,难以有效地被输送至病变部位及细胞内。蒿甲醚传统片剂不能克服肝脏的首过效应;而蒿甲醚注射液给药量较大,报道有使用后发生过敏的现象,且遇冷会有凝固现象,保存稳定性差,使用时需微温溶解,使用不方便,为人用处方药,无兽药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通过该发明将蒿甲醚制成纳米乳,提高原蒿甲醚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解决蒿甲醚水溶性差,保存稳定性差等缺点,为兽医临床提供新型的抗寄生虫药物制剂,起到对动物血液原虫病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油酸乙酯1.8-8.5%、OP乳化剂11.5-29%、PEG-4005-16%、超纯水49-75%、蒿甲醚2.5-15.5%。
优选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油酸乙酯4.5%、OP乳化剂21.5%、PEG-4006.5%、超纯水56.5%、蒿甲醚11%。
本发明的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配比称取油酸乙酯、OP乳化剂、PEG-400、蒿甲醚和超纯水;
(2)在30℃~40℃条件下,将称取的油酸乙酯、OP乳化剂、PEG-400、蒿甲醚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以300~400rpm搅拌混匀,至药物完全溶于体系中,体系澄清;
(3)向混合物中滴加超纯水,同时搅拌;体系粘稠度逐渐变稀薄,流动相强,形成的纳米乳液澄清、透明,即得到本发明的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蒿甲醚纳米乳药物组合物的纳米乳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可高达11%以上,可根据临床实际需求用注射用水按任意比率稀释),放置稳定。本发明属于纳米级药物,粘度低,流动性好,外观澄清透明,乳液滴粒径平均为21.56nm,分散度良好,热力学稳定性好,贮存稳定性好,在强光、高温、高湿和加速试验中不分层不浑浊,久置也不分层、不浑浊,且不霉变不变色,保质期时间长。本发明通过HPLC进行含量检测,重现性好,含量稳定,满足临床用药要求,检测方法简单、可靠、易行。市售蒿甲醚注射液遇冷会有凝固现象,使用时需微温溶解。本发明蒿甲醚纳米乳遇冷无凝固现象,有较高的稳定性,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5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