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6641.9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梅建伟;罗敏;刘杰;魏海波;毕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美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4 | 分类号: | H02M3/24;H02H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连接 核心控制单元 逻辑处理单元 信号检测单元 双向直流变换装置 混合动力汽车 双向功率变换 高压电源 双向流动 低压电源系统 自适应控制 车载电源 低压电源 功率单元 功率转换 使用寿命 锂电池 | ||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包括多相双向功率变换单元、逻辑处理单元、核心控制单元和信号检测单元;
所述多相双向功率变换单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率单元组成,其一端电连接负载,另一端电连接逻辑处理单元;
所述逻辑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其根据负载的轻重并接收由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发出的控制逻辑信号,以判断多少组功率单元为负载提供能量;
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其通过对所述信号检测单元的信号进行判断和分析,判断系统应该投入的所述功率单元的组数,并发出移相控制的逻辑信号;
所述信号检测单元连接负载,其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单元的温度、电池电压及双向的电流信号,并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CAN总线将该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电参数发送给整车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功率单元均包括第一EMI单元、第一防反接单元、电流可逆DC单元、第二防反接单元、第二EMI单元、驱动单元及控制与保护单元;
所述第一EMI单元一端双向电连接电池中的一节,另一端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一防反接单元;
所述第一防反接单元一端双向电连接所述电流可逆DC单元;
所述电流可逆DC单元一端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二防反接单元;
所述第二防反接单元一端双向电连接所述第二EMI单元;
所述第二EMI单元一端双向电连接电池中的另一节;
所述驱动单元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可逆DC单元,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与保护单元;
所述控制与保护单元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EMI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双向功率变换单元具有两组以及两组以上的所述功率单元对负载提供能量时,所述核心控制单元通过检测电流的流向和电流的大小,发出逻辑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工作在高压—低压模式或者低压—高压模式,同时根据电流的大小判断需要多少组所述功率单元提供能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双向功率变换单元具有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所述功率单元对负载提供能量时,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实现移相处理 ,使得各组所述功率单元实现能量的互补,以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具有实现所述双向直流变换装置的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以及防反接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控制单元包括相位控制信号模块、PWM脉冲发生模块和保护模块;所述相位控制信号模块是在相位控制发出后经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后控制所述功率单元;所述PWM脉冲发生模块为控制功率器件;所述保护模块是进行输入电池过压、欠压保护,输出电池过压/欠压保护、输入/输出过流保护、双向直流变换装置过热保护,并将电压、电流、温度电参数通过CAN总线发送给整车控制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单元包括电机工况识别模块及电流分析和判断模块;所述电机工况识别模块用于判断车的工况即在启动和重载模式下要工作在低压到高压的工作模式;所述电流分析和判断模块通过分析所述核心控制单元采集的电流大小和电流方向决定所述多相双向功率变换单元的工作模式和所述功率单元的个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双向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单元是将检测到的信号通过电信号连接电路输入到所述核心控制单元的AD入口和I/O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美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美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66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