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进排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7984.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保;缪雪龙;赵智博;夏少华;居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42 | 分类号: | F02M26/42;F02M26/34;F02M26/20;F02M26/09;F02M26/21;F02B37/04;F02B37/18;F02B37/16;F02D23/00;F02D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进排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ECU(23)、废气涡轮增压器、气路控制阀(17)和双效泵(21),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4)和压气机(7),涡轮机(4)的进气口与排气总管(3)相连接,涡轮机(4)的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总管(3)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有废气旁通阀(5);所述压气机(7)的进气口与空气进气管(9)相连接,压气机(7)的排气口与进气总管(11)相连接;所述气路控制阀(17)连接有四个气路,四个气路分别为与排气管相连接的EGR引入管(15)、与空气进气管(9)相连接的双向流通管(18)、与进气总管(11)相连接的进气支管(19)和与双效泵(21)相连接的加压气管(20),双效泵(21)的另一端与进气支管(19)相连接;所述发动机ECU(23),能在不同的转速及负荷下,切换双效泵(21)、气路控制阀(17)及废气旁通阀(5)的启停及开闭,进而实现不同的进排气功能;所述发动机ECU(23)能通过控制废气旁通阀(5)和气路控制阀(17)中各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控制阀(17)上设置有第一位置传感器,该第一位置传感器能反馈和控制气路控制阀(17)中各阀门的位置和开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旁通阀(5)上设置有第二位置传感器,该第二位置传感器能反馈和控制废气旁通阀(5)的位置和开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效泵(21)与可调速的电机(22)相连接。
5.一种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ECU(23)通过对气路控制阀(17)中不同气体通路的通断转换控制,能实现低压EGR引入、高压EGR引入、废气加压引入、新鲜空气加压引入和自然进排气的进排气型式,具体为:
——低压EGR引入:当发动机负荷不低于对应转速60%外特性负荷工况,且排气管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值不低于0.5bar时,发动机ECU(23)控制关闭废气旁通阀(5),并控制气路控制阀(17)导通EGR引入管(15)和双向流通管(18)通路;废气与进气管(9)中的新鲜空气混合,并一同进入压气机(7)中进行加压;
——高压EGR引入:当发动机负荷低于对应转速60%外特性负荷工况,且排气管内压力与进气总管内压力的差值不低于0.5bar时,发动机ECU(23)控制关闭废气旁通阀(5),并控制气路控制阀(17)导通EGR引入管(15)和进气支管(19)通路,废气在进气总管(11)中同加压后的新鲜空气进行混合;
——废气加压引入:当低压EGR引入,排气管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值低于0.5bar时;或者高压EGR引入,排气管内压力与进气总管内压力的差值低于0.5bar时;发动机ECU(23)控制气路控制阀(17)导通EGR引入管(15)和加压气管(20)通路,废气经双效泵(21)加压后,与加压后的新鲜空气进行混合;
——新鲜空气加压引入:当发动机ECU(23)中设定的军用或赛车模式开启时,发动机ECU(23)控制气路控制阀(17)导通双向流通管(18)和加压气管(20)通路,部分新鲜空气经双效泵(21)加压后与经压气机(7)加压的新鲜空气进行混合;
——自然进排气:在废气涡轮增压器部件故障报警或怠速工况时,发动机ECU(23)控制打开废气旁通阀(5),并控制气路控制阀(17)导通双向流通管(18)和进气支管(19),实现旁通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自然进排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EGR引入、高压EGR引入和废气加压引入时,发动机转速均≥8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总管(11)上设置有与发动机ECU(23)相连接的进气总管压力传感器(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与发动机ECU(23)相连接的排气管压力传感器(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EGR引入时,排气管内压力与进气总管内压力的差值,即为排气管压力传感器所测压力(P26)与进气总管压力传感器所测压力(P24)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79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GR冷却器及发动机
- 下一篇:连续爆轰叠加冲压火箭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