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用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8189.X | 申请日: | 2015-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庆;宫玉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世庆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K9/06;A61P25/02;A61K35/24;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原发性 三叉 神经痛 外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脸痛”,是一种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类型,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剧烈神经性疼痛,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于40岁成年人,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发病在右侧多于左侧。发病急骤、骤停,呈现闪电样、烧灼样、刀割样、顽固性和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患者多不敢擦脸、进食。连吞咽口水也存在障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在现代医学中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疑难病症,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均会造成病发。
在中医辨证理论中,认为其病因为三阳经络受到邪气感染,临床将其病因分为内伤和外感,常见的为风火两邪导致的。人体的头部为阳气交汇点,假使卫气不固将会导致风寒或是风热侵入,对人体造成损伤。寒气阻塞手足三阳经络造成疼痛。内因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的情绪不稳定造成的。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调节气血,驱逐寒气为根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用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药材及其重量配比为:蜈蚣10份、天南星10份、乳香5份、没药5份、五灵脂10份、防风10份、马钱子10份。
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称取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共研细粉,然后用米醋调和成膏状,即得。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在2013 年5 月~2014 年5 月间收治70 例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其中,女性43 例,男性27 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5.5)岁,病程在7 天~10年之间。按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 例患者,两组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基本临床资料和症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卡马西平(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0.1g,3次/d。一疗程为三十天。
试验组患者使用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膏剂,配合医用胶布贴敷于:下颌支:贴敷完骨穴、地仓穴、下关穴;上颌支:贴敷完骨穴、迎香穴、四百穴、下关穴;眼支:贴敷完骨穴、阳白穴、太阳穴。每三日更换一次。连续给药三十天。
2.2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三叉神经痛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半年内未出现复发;②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但半年内出现复发情况,且复发的频率为治疗前的50%及以上;③有效:患者疼痛基本消失,但复发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25%~50%;④无效: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未消失。
3、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20例,有效8,无效7例,有效率80%。实验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10,无效0例,有效率100%。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用药,所采用的药材及其重量配比为:蜈蚣10份、天南星10份、乳香5份、没药5份、五灵脂10份、防风10份、马钱子10份。
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称取上述药材,混合均匀后共研细粉,然后用米醋调和成膏状,即得。
使用方法:
配合医用胶布贴敷于下颌支:贴敷完骨穴、地仓穴、下关穴;上颌支:贴敷完骨穴、迎香穴、四百穴、下关穴;眼支:贴敷完骨穴、阳白穴、太阳穴。每三日更换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世庆,未经宋世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8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