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管供给的消防逃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8426.2 | 申请日: | 201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5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安风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7/10;A62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给 消防 逃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管供给的消防逃生设备,属于消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灾是危害千家万户的一大灾害,据资料记载,火灾中丧生的人中80%以上并非死于大火本身,而是被浓烟窒息而死的。在高层建筑,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救援工作十分困难,燃烧中产生的强烈刺激性有毒烟雾,能使人在短时间内失去自控能力,因而导致大量人群死于火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消防逃生面具,通常都包括耐高温阻燃材料制成的且上端密封的罩体21、口鼻罩23和滤毒器22,所述的罩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透明目镜,在所述的罩体的前端内部下部安装有口鼻罩23,滤毒器22连通于口鼻并突出在所述罩体外部。但是,在火灾现场,氧气非常稀少,而有毒烟雾占据了多部分比例,而现有技术中的滤毒器过滤效果有限,同时,即使人们配戴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消防逃生面具,由于氧气的缺少,甚至干渴,经常会晕迷,因此,坚持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管供给的消防逃生设备,所述消防逃生设备即便在火灾现场也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并能喝到干净的水,使人们能在清醒的情况下逃生。
为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管供给的消防逃生设备,其包括防护用户头部的面具和供给设备,所述面具中设置有口鼻罩,其特征在于,供给设备通过一根软管给口鼻罩中提供干净的空气和/或水。
优选地,所述供给设备包括内筒和设置在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内的空腔用于容纳压缩空气,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用于容纳可供饮用的水。
优选地,供给设备还包括开关阀,水和/或压缩空气通过开关阀供给口鼻罩。
优选地,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空腔,阀体的下部沿阀体的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与内筒内的空腔相连,第二端经阀芯与阀体上部的空腔相连。
优选地,所述阀体的下部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一端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相连,第二端经阀芯与阀体上部的空腔相连。
优选地,所述阀体沿径向还设置有第三通孔,阀芯沿阀芯的径向设置有通孔,阀芯嵌入在第三通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即便在火灾现场也能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并能喝到干净的水,使人们能在清醒的情况下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消防逃生面具;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的供给设备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的供给设备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的供给设备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的供给设备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包括防护用户头部的面具和供给设备,所述面具中设置有口鼻罩,口鼻罩的外部上设置有进气/进水软管接头,内部设置有向口鼻罩释放干净空气/或供水的进水/气头,口鼻罩上还设置有向外界排出空气的排气孔,排气孔上设置有过滤器。供给设备通过管路给口鼻罩的进气/进水软管接头提供空气和/或水。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消防逃生设备的供给设备的轴向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供给设备包括内筒2和设置在内筒外的外筒1,所述内筒内的空腔3用于容纳干净的压缩空气,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4用于容纳可供饮用的水。供给设备还包括开关阀,开关阀包括阀体8和阀芯9,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空腔10,下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第一端与内筒内的空腔3相连,第二端经阀芯与阀体上部的空腔10相连。所述阀体的下部沿轴向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2的第一端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4相连,第二端经阀芯与阀体上部的空腔10相连。外筒1上设置有连接法兰7,连接法兰7上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连接气管5和水管6,气管5的第一端连通于内筒2的内腔3,第二端连接于连接法兰上的第一通孔;水管6的第一端与连接法兰7的第二通孔连通,第二端端设置在空腔4的底部以与空腔4连通。内筒和外筒均由塑形材料制成,如各种钢、玻璃钢、塑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8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