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69002.8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洵;章星明;李正荣;俞爱萍;凌跃进;陈冬林;沈蓓杰;魏泽能;柴继芳;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0;A23K1/14;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瓣结鱼 黄颡鱼 混合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瓣结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结鱼属,瓣结鱼亚属。俗称:哈司,重口,马嘴,腊巨。瓣结鱼为生活于清澈流水中的中下层鱼类,体型为流线型,头尖,鳍健,为善泳的鱼类之一。它经常在水底乱石间穿越,用喇叭形伸缩自如的大口向江底和石面上吸食,以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植物的碎片和丝状藻类为食。一般3冬龄鱼始达性成熟,产卵期估计在6-7月间,成熟亲鱼要求在急流条件下进行繁殖。
瓣结鱼是一种中型淡水经济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以南、珠江水系,为产区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嫩,为人们所喜食,而含脂量高,生长较快,有较高的渔业价值。
而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特别喜食蚯蚓)和小型鱼类等。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但是现在人们分别养殖瓣结鱼和黄颡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又浪费水域和饲料。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既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又合理利用水域和饲料,提高瓣结鱼和黄颡鱼的产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瓣结鱼和黄颡鱼混合养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鱼塘选择与修整:鱼塘面积为3335-5336m2,鱼塘池底淤泥深15cm,水深1.5-2m,鱼塘埂高2.5m,埂面宽3m,四周开阔,无大树遮挡,通风条件良好;鱼塘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其中进水口用55-65目网布过滤进水,排水口设拦逃网,防治鱼群逃逸;下风处架设密眼网围成的近圆形的饵料台,每667m2搭设3个饵料台;鱼塘配备增氧机;
B、清塘消毒:将鱼塘进行干塘处理,然后将鱼塘底部进行平整,需无明显大沟,暴晒1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8-22cm,每600-700m2用110-130kg生石灰化水均匀泼洒,应当满池泼洒,没有遗漏点;
C、注水肥水:在鱼塘周边挖出深度为75-85cm,直径为0.8-1.2m的坑,将有机肥倒入坑中,接着盖上泥土进行腐熟,在泥土上泼洒生石灰;1周后,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75-85cm,再将腐熟后的有机肥均匀泼洒到鱼塘中,每600-700m2泼洒110-130kg腐熟后的有机肥;1周后,接着向鱼塘中泼洒生石灰至pH为7-7.3,然后继续向鱼塘中注水至水深1.4-1.6m;
D、鱼苗放养:4月份底时,当水温≥10℃,放养平均体长为5-7cm的黄颡鱼苗,黄颡鱼苗的放养密度为2.8-3.2尾/m2;6月初时,放养平均体长为3-5cm的瓣结鱼苗,瓣结鱼苗的放养密度为3.5-4尾/m2;所放鱼苗应光泽鲜艳、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害、无寄生虫附着;放养前,鱼苗浸浴浓度为18-22mg/L的高锰酸钾溶液10-15min;放养过程中,鱼苗带水温度与鱼塘水温相差≤2℃;
E、投喂管理: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驯食前,在饵料台上投喂混合饲料;驯食后,即待鱼集群到饵料台摄食后,在饵料台上投喂人工颗粒饲料;4-6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3-4%;6-10月时,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10%;而当水温≥30℃或气温≤10℃时,不进行投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9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