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机的刀片和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9508.9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金特·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布雷登巴赫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B26D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 刀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割机的刀座,具有刀片的接触面、从接触面轴向凸起用于刀片的容纳段和至少一个从接触面轴向凸起、与容纳段径向间隔并嵌入刀片内的转矩传递件,在单个转矩传递件内构成用于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上的固定件的容纳处。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与其相配合的刀片、用于将刀片安装在刀座上的操作装置以及由刀座、刀片和操作装置组成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割机,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切片机的刀片、切割机与刀片相配合的刀座以及用于将刀片在刀座上安装或拆卸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食品切片机,特别是大功率切片机的刀片早已公知,一般情况下以圆形或弧形刀片的形式构成。传统的刀片借助中心旋紧固定在刀座上,部分与下面的压紧板组合。因为这里存在唯一的固定件,所以该固定件必须具有非常高的防脱落性。除此以外,在不利的情况下,存在中心螺栓误安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与压紧板组合的情况下。
为克服这些缺点,WO 2013/164144 A1揭示将刀片偏心多点旋紧在刀座上,其中,还具有一个中心设置的保险装置,其可防止刀片在旋紧失灵时与刀座分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刀片固定,它不仅使刀片在刀座上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而且还减少误安装的危险。
该目的通过实施例的主题得以实现。
用于切割机,特别是食品切片机的根据本发明的刀座,其包括刀片的接触面、从接触面轴向凸起用于刀片的容纳段和至少一个从接触面轴向凸起、与容纳段径向间隔并嵌入刀片内的转矩传递件,在单个转矩传递件内构成用于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上的固定件的容纳处。
换句话说,因此刀片固定不是在容纳段中心进行,确切地说,而是偏心在与容纳段间隔的转矩传递件上进行。转矩传递件因此满足双重功能,其中不仅切向上从刀座向刀片传递力,而且还用于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因此根据本发明,刀片与刀座之间的力锁合和形锁合根据在一个和同一个部位上进行,即在转矩传递件上进行。特别是形锁合必须在可以完全拧紧力锁合的连接之前产生。
这一点与传统的刀片固定相比,具有显著的安全优点,其中刀片与刀座之间力的锁合连接是通过中心设置的螺栓实现的,形锁合连接通过与其径向间隔的销子实现,而且其中力锁合连接可以拧紧,而无需啮合形锁合的连接,这样会导致中心螺栓损坏并从而可能导致刀片失控分离。
根据刀座的一种结构上特别简单的实施例,用于容纳将刀片旋紧在刀座上所具有的螺栓的内螺纹在单个转矩传递件内构成,也就是说,刀片与刀座之间的力锁合通过螺旋连接达到。但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力锁合连接,例如像在转矩传递点上将刀片夹紧在刀座上。
为使刀片在刀座上产生力锁合的连接具有的优点是,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的轴向尺寸小于转矩传递件的区域内刀片的轴向尺寸。由此确保单个转矩传递件虽然嵌入已安装的刀片内,但不是穿过该刀片,特别地,不是在远离刀座的面上从该刀座凸起,这样会使刀片旋紧或夹紧变得困难。例如,转矩传递件可以一半或三分之二嵌入刀片内。
但原则上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的轴向尺寸也可以大于转矩传递件的区域内刀片的轴向尺寸。但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固定所具有的固定件必须这样构成,使其仍可以产生用于夹紧或旋紧刀片足够的力。例如,为此在螺栓头上可以具有足够深的开放槽。
为保证转矩传递件转矩传递所需的稳定性,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内径与外径的比例优选处于0.5-0.9的范围内。容纳段的外径可以是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外径的二至八倍,例如约三倍大小。
为了实现特别有效的转矩传递,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优选具有与刀片所分配的穿孔相配合的外部轮廓,也就是说,转矩传递件配合精确地嵌入刀片所分配的穿孔内。例如,单个或每个转矩传递件可以同心环绕内螺纹形成从刀座的接触面凸起的中心轴环,插入刀片所分配的穿孔内。转矩传递件的高度与单个容纳段的高度相比回缩,以便可以使刀片预固定在容纳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布雷登巴赫,未经韦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布雷登巴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9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