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9898.X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4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敏;刘己全;李宾飞;叶金桥;张昀;王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渗流 过程 co sub 可溶 表面活性剂 水体 中的 浓度 分布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内填石英砂且为横向圆柱形的一维岩心模型; 所述一维岩心模型的进口端连接有相并联的乳液发生器和原油注入装置,所述乳液发生器的进口端连接有相并联的CO2气体注入装置和表面活性剂注入装置; 所述一维岩心模型的出口端通过回压阀连接有相并联的气源瓶和盛液瓶,一维岩心模型顶部开有若干等间距的取样口,取样口与一维岩心模型 内的岩心相连通,每个取样口通过带阀门的管路各自连接有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一维岩心模型的岩心温度加热到模拟油藏温度,并维持该温度10-12小时,然后通过气源瓶给回压阀设定回压,以给岩心加围压;
步骤2,将一维岩心模型的岩心抽真空后饱和水;
步骤3,向一维岩心模型的岩心内注入原油,直至岩心被原油驱替至束缚水状态;
步骤4,将CO2气体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注入乳液发生器内进行乳化,并将乳化后的稳定乳液注入岩心内,待岩心内压力稳定后,即达到了超临界CO2 乳液渗流状态;
步骤5,待一维岩心模型出口端产出液中含有乳液时,通过取样口对岩心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取样后待取样器内乳液破灭后,将取样器内的CO2气体注入相溶解在超纯水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即可获得表面活性剂在超临界CO2相中的溶解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 将CO2气体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注入乳液发生器内进行乳化之前,先采用平流泵将CO2气体中间容器内的CO2气体和表面活性剂中间容器内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压缩,使CO2气体压力和表面活性剂溶液压力升至与原油驱替压力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CO2与表面活性剂溶液以气液比2~5:1的比例在乳液发生器内进行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包括圆筒形的不锈钢外壳和透明玻璃内胆,不锈钢外壳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取样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透明玻璃内胆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通过管线与一维岩心模型的取样口连接,出液口连接有阀门,透明玻璃内胆的内部设置有活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岩心模型包括横向圆柱形的外壳,外壳内设置有横向圆柱形的内腔,内腔填满粒径为50-200目之间的石英砂,渗透率为500-2000md,外壳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接口,圆柱形内腔的长度为50-100cm,直径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测定一维渗流过程中CO2可溶表面活性剂在CO2/水体系中的浓度分布的装置进行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维岩心模型的圆柱形内腔的长度为60-80cm,直径为6-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698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