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0446.3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娜;施建军;盛振宏;冯志强;陈鑫;徐斌;王晓华;王茂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佳隆纳米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D133/00;C09D175/14;C09D7/12;C08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涂料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及汽车玻璃用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日益匮乏,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十二五规划确立了能源消耗降低16%的目标,玻璃能耗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玻璃面积一般占建筑面积的20%,能耗却占70%以上,高档建筑高达90%,因此玻璃节能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市场上的玻璃隔热产品主要有隔热涂料和贴膜产品两大类。隔热涂料隔热效果好,成本低,但是呈液态,存在运输困难,施工麻烦的缺点;贴膜产品多是由3-5层甚至是更多层膜复合而成,膜层厚,普通的窗膜隔热效果不明显,耐老化性差。高档的窗膜效果好,但是价格贵,金属膜还能屏蔽手机信号。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窗膜会有起皱、起泡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成本降低的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包括依次相贴覆的离型膜层、丙烯酸胶黏层、纳米隔热涂料层及PET层;其中;
所述纳米隔热涂料层由重量比为1:1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为重量比为9:1的固含25wt%纳米氧化锡锑浆料及氧化铟锡浆料的混合物;
所述B组分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76%的紫外光固化(UV)树脂、12%的异冰片基丙烯酸酯(IBOA)、6%的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2%的光引发剂、2%的紫外吸收剂及2%的流平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集隔热涂料与传统窗膜的优点,继承了纳米隔热涂料隔热效果明显、持久性强、对GPS信号无影响等优点,将存在形式改为固态,膜层上下无色差、运输便利、施工简单;
2、采用生产线滚涂工艺,无需循环回收过滤,受环境影响小,维护时间短,生产效率高;
3、相比窗膜,使用时去除了PET膜,厚度薄视野清晰,对环境无污染;
4、本发明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只由四部分组成,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贴膜价格;
5、本发明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能完整去除PET层,最终在玻璃表面是固化的隔热膜,无PET。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由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组成,重量比为5.9:1~24.3:1。
进一步,所述光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及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的混合物,重量比为1:1。
进一步,所述紫外吸收剂为二苯甲酮类,例如巴斯夫的CHIMASSORB81,二苯甲酮-9等。
进一步,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类,例如,斯洛柯-有机硅流平剂Silok-353等。
进一步,所述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的厚度为15~20μm。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A组分及B组分混合在一起,先搅拌后过滤,然后再涂覆在PET层上,紫外灯固化后,形成纳米隔热涂料层,且贴覆在所述PET层上;然后在所述纳米隔热涂料层上再涂覆一层丙烯酸胶黏层,最后再贴覆一层离型膜层,即制得所述非塑料非涂料隔热膜。
进一步,所述搅拌的搅拌速度为8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
进一步,所述过滤为经800目过滤。
使用时,去除离型膜层,将丙烯酸胶黏层贴在玻璃内表面,3-5min后除去PET层,玻璃表面只有丙烯酸胶黏层和固化了的纳米隔热涂料层,纳米隔热涂层起到隔热耐磨的作用。本发明的窗膜无PET膜,透过率高,视觉清晰,而且不起泡起皱,不影响逃生,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玻璃表面。
其中,所述的PET层、丙烯酸胶粘剂、离型膜均可通过市售方式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佳隆纳米产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佳隆纳米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0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粘结剂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用于铣床的高性能水性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