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探伤用蝶形工件夹具及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0953.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方;裘揆;肖东;贾海立;陈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探伤 蝶形 工件 夹具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超声波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用蝶形工件夹具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超声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低压电器电触点的触头触桥的焊接质量的探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超声波探伤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焊接点的焊接区域多种缺陷的检测。为保证探头与被测工件表面良好贴合,并保证被测工件位置的固定,需要对工件进行良好的夹持。
现有的低压电器电触点超声波无损检测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针对低压电器电触点的形状设计专门的固定夹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低压电器领域中一种蝶形的被测工件的形状、夹持稳定、固定良好,耦合良好的超声波探伤用工件夹具及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探伤用蝶形工件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凸台、第二固定凸台、第三固定凸台、支撑弹簧和定位通孔,其中: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用于工件夹具整体的定位;在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凸台用于待测工件平面定位;在所述底座的尾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凸台,所述第三固定凸台中间连接有支撑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凸台的位置相对于所述底座中心纵截面左右对称。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凸台高于所述底座上平面5~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台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凸台高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凸台上、另一端自由。
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凸台高于所述底座上平面5~10mm。
优选地,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固定凸台、所述第二固定凸台、所述第三固定凸台均为长方体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超声波探伤用蝶形工件夹具对待测工件进行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利用定位通孔将工件夹具整体进行定位;
其次,将待测工件的下表面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重合;
最后,根据待测工件的形状特征,利用底座中间位置的第一、第二固定凸台对待测工件的左、右侧面进行固定;同时,支撑弹簧的自由端抵紧待测工件尾部,和中间位置的第一、第二固定凸台配合,共同作用,将被测工件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工件夹具的底座、固定凸台以及弹簧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该类工件迅速定位,并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大大提高了被测工件的定位速度,进而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待测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件夹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件夹具固定效果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第一凸台,3为第三凸台,4为支撑弹簧,5为第二凸台,6为定位通孔,7为工件夹具,8为待测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的说明仅为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适用的待测工件示意图、工件夹具示意图以及待测工件的夹持固定效果示意图;
本实施例一种超声波探伤用蝶形工件夹具7,包括底座1,第一凸台2,第三凸台3,支撑弹簧4,第二凸台5,定位通孔6。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通孔6,所述定位通孔6用于工件夹具7整体的定位;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第二凸台2、5,所述第二、第二凸台2、5用于待测工件8的平面定位;在所述底座1的尾部设置有第三凸台3,所述第三凸台3中间连接有支撑弹簧4。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所述底座1的表面大于待测工件8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5位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部位置,且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5位置相对于底座1中心纵截面左右对称。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凸台3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尾部,所述第三凸台3的高度与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5高度相同;所述支撑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3上、另一端自由。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5高于所述底座1的上平面5~10mm。更好的,所述第一、第二凸台2、5高度均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0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