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1166.4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晓晓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2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1.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采用深沟高畦种植,畦面宽130-150cm,每畦播2行,行距60-65cm,株距约25-27cm,每穴播种2-3粒;
B、搭架子:在所述畦面上部搭建人字形架,所述人字形架包括多组斜撑支架和一组喷液架,所述多组斜撑支架之间彼此间隔排列且平行设置,对于任意一组斜撑支架均由两根长架对称交叉固定,所述长架斜插入畦中;
所述喷液架包括上横架以及与所述上横架平行设置且位于其下方的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所述第一下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左端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左端与所述第一导管中部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所述上横架右端与所述第二下横架靠近右端的部位通过第三导管连通,其中,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内部贯通,且其下表面均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贯通的喷液孔,所述第一下横架的右端为进液口,所述第二下横架的右端为出液口;
所述喷液架通过所述上横架固定于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交叉部位,所述第一下横架与所述第二下横架分别固定在所述多组斜撑支架的两侧;
C、土壤监测:在畦面上随机选取20-100个点,采集土壤样品,并检测土壤养分,主要检测氮、磷和钾含量,并采用所述喷液架来预防豇豆的病虫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支架其交叉角度为35°-60°,所述长架为2m且其斜插入畦中的深度为15-20cm,所述长架距幼苗基部距离为10-15cm,任意两组相邻的斜撑支架之间的距离约25-27cm,所述第一下横架和第二下横架与畦面的距离为45-55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的中部设有第一开关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孔在所述上横架、第一下横架及第二下横架的下表面沿其径向上等夹角分布,沿其轴向上等间距分布,所述夹角为30°-60°,所述间距为10-14cm,所述喷液孔为孔径4-8mm的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架上表面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黄色粘胶板或蓝色粘胶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架上表面设有杀虫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架采用耐腐蚀性好的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四氟乙烯、ABS塑料、聚甲醛及聚碳酸酯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与蓄液池相连,在所述蓄液池和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控制所述蓄液池中液体流进所述进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晓晓,未经苏晓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11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脆皮核桃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护地栽培大棚通气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