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强电电气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1366.X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清;黄桂彩;刁昱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侯来旺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强电电气柜。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电气柜内部各种电气设备安装在导轨上,导轨直接安装在箱体内壁上,由于由于内壁只设有预先设计好的螺孔,因此导轨的高度不能调节,当电气元件更换型号或需要在导轨上安装较大的电气元件时通常导轨不能有效适应,电气设备与箱体内壁之间间隙较小不利于电气元件背面的散热,容易影响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缩短其使用寿命。现有的电气柜箱体一般采用钢性材料,当表面的防水漆脱落很容易造成箱体生锈和漏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散热性好,安全性高,可随意调节安装位置的新型强电电气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新型强电电气柜,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固定条、导轨、绝缘条和绝缘面板,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绝缘面板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固定条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导轨固定于固定条上,所述绝缘条和固定条相隔设置于绝缘面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条为橡胶条,所述固定孔之间间距为两厘米,绝缘条的设置避免了固定条之间出现短路的危险。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窗,所述箱体为树脂玻璃纤维箱体,不易生锈,延长了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漏电,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面板固定于箱体内,所述绝缘面板与箱体之间留有空隙,增大了电气设备的散热空间,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孔为四个。
本发明的新型强电电气柜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新型强电电气柜在箱体内设置了绝缘面板,并且在绝缘面板上设置了导线孔,可以把电气设备的连接线都统一的放置于绝缘面板和箱体之间,避免了连接线混乱,减少了检修难度和检修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电气设备的散热空间,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箱门上设置了观察窗,便于检查故障;在固定条上均匀设置的固定孔,可以随意调节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使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明一种新型强电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强电电气柜,包括箱体1和箱门5,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固定条4、导轨3、绝缘条7和绝缘面板9,所述箱门5上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绝缘面板9上设置有导线孔8,所述固定条4上均匀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导轨3固定于固定条4上,所述绝缘条7和固定条4相隔设置于绝缘面板9上。
所述绝缘条7为橡胶条,所述固定孔2之间间距为两厘米,绝缘条7的设置避免了固定条之间出现短路的危险。
所述观察窗6为钢化玻璃窗,所述箱体1为树脂玻璃纤维箱体,不易生锈,延长了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漏电,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绝缘面板9固定于箱体1内,所述绝缘面板9与箱体1之间留有空隙,增大了电气设备的散热空间,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导线孔8为四个。
箱体1正对箱门5的内壁上设置有绝缘面板9,在绝缘面板9上设置有固定条4,固定条4上设置有安装导轨3的固定孔2,导轨3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固定条4上,使用过程中当导轨3需要调节高度时,只需选择合适的固定孔2即可。在固定条4之间设置有绝缘条7,绝缘条7可以对安装后的导轨3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和绝缘作用,使导轨3的稳定性更好。在绝缘面板9上设置了四个导线孔8,可以把电气设备的连接线统一的放置于绝缘面板9和箱体1之间,避免了连接线混乱,减少了检修难度和检修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电气设备的散热空间,更有利于电气设备的散热,在确保电气设备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又可降低其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弘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1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