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产后逐瘀的药物颗粒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1643.7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1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凡友;王德栋;王丽娟;毛传伟;孙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6;A61P15/00;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2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产后 药物 颗粒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用于产后逐瘀的药物颗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益母草 830份、当归 85份 、川芎 70份、炮姜40份、
车前子40份、覆盆子40份、灵芝30份、枸杞子30份、
黄芪30份、蒲公英30份、延胡索30份、茯苓30份、
香附25份、桂枝25份、败酱草25份、牡丹皮25份、
墨旱莲20份、鸡血藤20份、枳壳20份、合欢皮20份、
龙眼肉15份、麦冬15份、何首乌15份、山楂10份、鸡内金10份;
(1)先分别取益母草、当归、川芎各30份,混合,粉碎成细粉,备用;
(2)取剩余的当归、川芎以及全部的炮姜、车前子、延胡索、茯苓、香附、败酱草、牡丹皮、墨旱莲、鸡血藤、枳壳,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重量9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25g/ml的清膏,80℃烘干,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A;
(3)取剩余的益母草以及全部的覆盆子、灵芝、枸杞子、黄芪、蒲公英、桂枝、合欢皮、龙眼肉、麦冬、何首乌、山楂、鸡内金,混合,加5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两次提取液,将提取液减压干燥获得密度为1.25g/ml的浸膏B,粉碎成粉末,即为复合物B;
(4)将步骤(1)制备的细粉、复合物A和复合物B混匀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翔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1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