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井下金属制品增加永久性可自动识别标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2083.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赵宏峰;王佳军;李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宏峰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C23C4/131;C23C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1 辽宁省盘锦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井下 金属制品 增加 永久性 自动识别 标识 方法 | ||
1.油田井下金属制品增加永久性可自动识别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利用传统方法对金属制品局部进行除油、除锈后做喷砂处理,增加表面粗糙度;
2)采用CODE128编码方式,给每件金属制品编制条形码,并为条形码制作金属模具;
3)在处理过的金属表面区域,进行热喷涂铝合金底层步骤;
4)待铝合金底层沉积冷却后,将条形码金属模具固定在铝合金底层上,进行热喷涂不锈钢涂层步骤;
5)在金属制品表面上形成由铝合金层和不锈钢层构成的黑白条形码标记 ,标记痕迹牢固可靠,不损坏金属制品表面结构并且能够适应金属制品的井下高温、高压、酸碱盐混态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下金属制品增加永久性可自动识别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为8位,并可根据情况增加,由数字和字母任意组合,金属模具为铁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田井下金属制品增加永久性可自动识别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码金属模具条形码部分为镂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宏峰,未经赵宏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0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