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酸钠废水处理及盐提纯回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2520.5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焦伟堂;焦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伟祥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5/00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钠 废水处理 提纯 用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废水处理及盐提纯分离回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硫酸钠废水处理及盐提纯分离回用工艺。
背景技术
硫酸钠废水中硫酸钠含量高达12%-16%,COD 300-500mg/L,并且含有许多金属离子,主要是镍0.005-0.02%,铜0.01-0.04%,锌0.005-0.02%,锰0.005-0.02%,钴0.01-0.04%。所以,常规方法例如,RO、HTRO、DTRO、及振动膜都不能采用。另外,硫酸钠盐的回用及盐的提纯也是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工业水零排放技术中常用的多效蒸发结晶工艺,可以应用到此类废水中。但多效蒸发结晶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很高,即使采用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器(MVR),投资和运行费用仍然很高,并且得到的粗盐含有很高的杂质,不能回用,只能作为危废处理,运行成本很高。
硫酸盐废水的处理的主要困难在于:硫酸钠的含量很高,不能采用常规的膜法去除,采用蒸发结晶,能除掉盐,将水达标排放,但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另外,盐中杂质离子较高,混到硫酸钠粗盐中造成硫酸钠不能回用,甚至所有的粗盐都会作为危废处理,运行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能耗低、盐提纯回收彻底、回用设备投资少、减少危废量、有利于节能环保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及盐提纯回用工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去除锌离子和镍离子,并回收锌、镍的氢氧化物
将硫酸钠废水经调节池后,进入一级沉淀分离器,在混凝区加入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9.0-10.0,在絮凝区加入PAM,通过排泥泵排除沉淀物,将上述沉淀物进行脱水浓缩后,将锌、镍的氢氧化物回收;
第二步,去除铜离子、钴离子和锰离子,并回收铜、钴和锰的氢氧化物
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二级沉淀分离器,继续在混凝区加入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10-12,在絮凝区加入PAM,通过排泥泵排除沉淀物,将上述沉淀物进行脱水浓缩后,将铜、钴和锰的氢氧化物回收;
第三步,回收硫酸钠
对经过杂质离子分离去除后的水,进入冷冻槽或冷藏箱,控制温度到2-3℃,析出硫酸钠。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在所述第一步锌、镍离子去除步骤中,在一级沉淀分离器的混凝区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投加量为锌、镍离子理论反应量的1.5-2倍,在絮凝区加入PAM,投加量0.5-1ppm,沉淀区的斜管部分的表面负荷6-8m3/m2·h,以进水量的3-6%的沉淀物循环进入絮凝区,剩余部分通过排泥泵排出沉淀物,送入板框压滤机;
在所述第二步铜、钴和锰离子去除步骤中,在高效沉淀分离器的混凝区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投加量为锌、镍离子理论反应量的1.5-2倍,在絮凝区加入PAM,投加量0.5-1ppm,沉淀区的斜管部分的表面负荷6-10m3/m2·h,以进水量的3-6%的沉淀物循环进入絮凝区,剩余部分通过排泥泵排出沉淀物,送入板框压滤机。
本发明提供的硫酸钠废水处理及盐提纯分离回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伟祥,未经焦伟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