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花生壳总黄酮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3099.X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君;郝丹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苑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1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花生壳 黄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提取花生壳总黄酮的工艺。
背景技术
花生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同时也是世界上农业废弃物产出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农业生产废弃物产量约为6.5亿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需要解决的课题。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和废弃物数量剧增,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需要解决的课题。特别是随着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和废弃物数量剧增,农业废弃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是节约型社会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缓解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花生壳就是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一种。我国年副产花生壳近4000千吨,占花生果重的30%左右。这些花生壳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做饲料和燃料外,大部分被废弃掉,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据有关资料报道,花生壳中粗蛋白含量4.8%-7.2%,粗脂肪含量1.2%-2.8%,无氮浸出物10.6%-21.1%,粗纤维65.7%-70.3%。此外,还含有钙、磷、镁、钾、铁、锰、锌、铜等矿物质。作为药用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木犀草素是有效成分,此外还含有β-谷甾醇-D-葡萄糖苷、皂苷等。因此,为花生壳找合理的应用途径,提高其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以木犀草素为代表的花生壳中黄酮类成分被认为能降低血压、改善高血脂症状,美国已开发了花生壳提取物用于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的药物;日本有关食品研究部门也在进行花生壳提取物的药学研究,这类由花生壳提取物开发的药品将很快进入临床。此外,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低存在于自然植物中,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为苷的形式存在,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表现多种多样的药理活性,能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抗炎抑菌、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的提取花生壳总黄酮的工艺,该工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药材中有效成分,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得到了总黄酮含量较高的产物,为制剂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本发明的花生壳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适量药材,进行粉碎,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量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浸泡24h,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蒸干残余提取溶剂,得浸膏;
2)将花生壳粗提取物浸膏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混悬,转移至萃取瓶中;
3)加入等体积石油醚,盖上瓶塞,轻轻震荡数次,静置12h,转移石油醚层,并加入等体积石油醚,直至石油醚层无色;
4)向石油醚萃取后的水层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盖上瓶塞,轻轻震荡数次,静置12h;
5)采用旋转蒸发仪回收乙酸乙酯,并将得到的萃取物水浴蒸干,得到花生壳总黄酮粉末,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乙酸乙酯层无色;
6)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条件如下:树脂柱:Ф5.5cm*100cm;吸附条件:上柱液总黄酮含量1.4mg/ml;上柱液pH6.5;上柱液体积约1600mL;上柱流速1BV/h;采用2次上样法; 洗脱条件:先用水洗至流出液无色;洗脱剂60%乙醇;洗脱剂流速3BV/h;洗脱体积:开始时,洗脱液颜色为棕黄色,之后颜色变浅直至恒定,此时停止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取精制工艺操作简单且结果稳定可靠,所需试剂器材均可重复利用,工业能耗极低,原料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苑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苑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