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空留巷轻质高强混凝土砌块墙体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3169.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代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E21F17/18;C04B28/04;C04B14/06;C04B16/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空留巷轻质 高强 混凝土 砌块 墙体 及其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空留巷轻质高强混凝土砌块墙体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使用以来,一直是我国煤炭开采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沿空留巷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沿空留巷技术已日趋完善,巷旁支护、巷内支护、加强支护及煤帮加固技术已趋成熟,但在条件困难的中厚煤层或厚煤层较大断面巷道中,特别是推进速度较快的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仍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使得一些矿井在应用沿空留巷技术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留巷失败,从而限制了沿空留巷技术在我国更广泛地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许多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薄煤层到厚煤层,从缓倾斜煤层到急倾斜煤层,都已有沿空留巷的成功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多样,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复杂、巷旁支护技术还不十分完善,在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目前在支护设计思路、巷内支护、巷旁支护及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1)支护设计思路问题。以往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支护设计思路不合理,大多将工作面回采前的巷道掘进与回采后的留巷相互独立,没有统筹考虑,没有将沿空留巷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如在对需要保留的巷道掘进前,进行巷道支护形式选择和支护参数设计时,没有预先考虑后期沿空留巷技术的需要,从而导致沿空留巷后巷内支护体强度不能满足两次采动影响的要求、巷内支护与巷旁支护不匹配,使留巷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
2)巷内支护问题。大量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巷道围岩强度,并正确选择合适的巷内支护方式是保证所留巷道在留巷后巷道稳定的关键。随着综采、综放采煤技术的发展,工作面采高逐渐加大,由于工作面一次采出的煤层厚度增大,上覆岩层活动程度及波及的范围相应增加,回采巷道压力随采高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已采区和工作面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的叠加作用,使巷道围岩应力增加,使得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距离加大,矿压显现剧烈,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量随开采厚度增加而增大,在工作面前方附近,巷道断面收缩率较大,若不采取合理的巷内支护方式将所留巷道的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则很难保证所留巷道在下区段回采时能正常使用。以前国内沿空留巷巷内支护多采用金属支架,属被动支护,即使加大型钢重量、减小棚距仍难以维护所留巷道的稳定,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能主动提供支护阻力的巷内支护方式。
3)巷旁支护问题。巷旁支护作为沿空留巷的一个技术难点,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传统的巷旁支护存在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密闭性能差和机械化程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巷道维护和防止采空区漏风与自燃发火。所以,长期以来我国沿空留巷基本上只是应用在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条件困难或厚煤层中采用这种方式留巷成功率不高,大部分留巷需要翻修方可复用。传统的巷旁支护方式只适用于中厚以下煤层的低瓦斯矿井和无自然发火倾向的煤层。高水速凝材料与高水灰渣材料巷旁充填、硬石膏等风力充填,都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复杂的充填系统,而且充填设备性能不佳、充填材料成本较高。
4)沿空留巷理论研究问题。沿空留巷与一般的回采巷道不同,其巷道的一侧帮为煤体,另一侧帮为巷旁支护体,属大变形围岩,同时,还必须承受掘进和两次强烈的采动产生的叠加应力的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技术,但到目前为止,对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沿空留巷所处的应力环境及其矿压显现规律掌握不够,构建的沿空留巷受力模型还不完善,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沿空留巷支护参数设计方法,不能很好的指导沿空留巷工程实践,从而带来以下两种后果:一是因缺乏理论上的正确指导,在沿空留巷支护设计时,认为安全系数越高越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二是在沿空留巷设计时,常因巷内支护和巷旁支护参数选择不合理而导致留巷失败,影响正常生产和煤矿安全,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沿空留巷技术是一项先进、绿色的煤矿开采技术。取消了维护巷道的煤柱,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有利于矿山可持续发展;变掘巷为留巷,减少巷道掘进量、降低了冲击地压和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有利于矿山的安全生产;缩短了准备时间,缓解采掘接替矛盾、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不留煤柱,取消孤岛工作面及缩短搬家时间、减少了集中应力的影响、有利于防止发火,实现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矿井技术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润滑涡旋膨胀发电机组
- 下一篇:碳酸盐岩地层录井综合柱状图的校正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