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3913.8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冯鹏;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4 | 分类号: | E21D11/04;E21D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久性 复合 预制 管片 | ||
1.一种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所述上弧形板与所述下弧形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
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在上下方向上分别延伸形成为弧形,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弧形板和所述下弧形板的左端和右端相连,所述上弧形板、下弧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为纤维增强复合型材;
至少一个加劲肋,至少一个所述加劲肋设在所述上弧形板与所述下弧形板之间且每个所述加劲肋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弧形板和所述下弧形板相连,所述加劲肋上设有用于轴向连接多个所述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的轴向榫卯接口,所述轴向榫卯接口形成为轴向穿筋孔洞,设在所述轴向穿筋孔洞内的筋材与所述加劲肋粘接相连,所述加劲肋为片状纤维增强复合板,所述加劲肋沿所述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的轴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板、下弧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限定有空腔,至少一个所述加劲肋将所述空腔分割成多个子空腔,至少一个所述子空腔内设有填充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空腔的纵截面形成为梯形、环形或不规则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型材包括单向玻璃纤维结构层和表面毡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毡层为碳纤维表面毡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玻璃纤维结构层为E型玻璃纤维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玻璃纤维结构层和表面毡层内分别设有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环氧树脂或乙烯基脂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内设有阻燃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板的下表面和/或所述下弧形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纤维增强复合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环向榫卯接口和可与所述第一环向榫卯接口适配的第二环向榫卯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向榫卯接口形成为凸块和凹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环向榫卯接口形成为凸块和凹口中的另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榫卯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向榫卯接口和所述第二环向榫卯接口分别形成为可插接所述榫卯连接件的两端的凹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板和/或下弧形板的一端分别设有舌型搭接件以搭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型搭接件的长度为8cm-12cm。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砂石或水泥基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泡沫混凝土。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劲肋呈格构式或同心圆放射线式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连接件为轴对称实心棒,在实心棒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实心棒的中部的径向尺寸小于两侧的径向尺寸。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耐久性复合预制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连接件的边角处为圆角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39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