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162.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冠男;刘召胜;周育;胡滨;巴家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汇集 缓冲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充填系统,特别是一种辅用于矿山充填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及方法,实现尾砂浆汇集混合、减压消能、平稳缓和地给料。
背景技术
当前充填系统的尾砂给料方式为从选厂来的尾砂浆直接输送至充填用的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砂仓或深锥浓密机)内,与絮凝剂进行混合,加速尾砂的沉降和浓缩。这种给料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从选矿厂浓缩池底流输送来的尾砂浆存在一定的余压,直接进入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干扰尾砂的沉降和浓缩效果,加大絮凝剂的添加量,增加运营成本,同时影响尾砂浓缩及存储设施的溢流水质。
对于大规模充填法开采矿山的充填系统,目前国内外的技术经验尚浅,多参照小规模充填法开采矿山进行设计和建设,存在很多值得优化改进之处。对于大规模充填法开采矿山而言,为了解决选矿厂浓缩池底流输送来的尾砂浆流量较大的问题,通常采用多条管路均分的方式输送至充填用的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然而,为了保证尾砂的沉降浓缩效果,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的进料管通常采用单一管,尾砂浆必须汇集混合后才能进入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因此,如何在保证不改变总流量和质量浓度等主要性能参数的前提下实现尾砂浆的汇集、混合及缓冲尤为关键,也是本申请着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尾砂浆的汇集混合和减压消能,使尾砂浆平稳缓和地向充填用的尾砂浆浓缩及存储设施给料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顶板和底座的箱体、固定于箱体顶板下方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导流汇集桶、固定于箱体底座上方并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的混合溢流缓冲桶、与导流汇集桶内腔连通的进料管、设于箱体侧壁下部的出料管及设于导流汇集桶内的格筛,所述混合溢流缓冲桶的上沿不低于导流汇集桶的下沿位置,且混合溢流缓冲桶桶径大于导流汇集桶桶径,两者之间形成环形溢流口,所述混合溢流缓冲桶与箱体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缓冲空间。
上述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所述进料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固定于箱体的顶板上方或贯穿箱体的侧壁与导流汇集桶固定,各个进料管之间平行布置或呈角度布置。
上述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所述箱体的顶板中心位置设有敞开的检修观察孔,同时起到排气减压的作用。
上述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部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溢流管。
上述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装置,所述箱体、导流汇集桶和混合溢流缓冲桶的中心线相互重合。
一种采用了上述的装置的尾砂浆汇集缓冲给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选矿厂的尾砂浆通过进料管进入导流汇集桶内,经过格筛过滤掉大块废渣后直流至混合溢流缓冲桶内,在混合溢流缓冲桶内汇集混合后通过环形溢流口溢流至箱体与混合溢流缓冲桶之间的环形缓冲空间内,最后由出料管流出,平稳缓和的给至尾砂浆浓缩机存储设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不改变总流量和质量浓度等主要性能参数的前提下,实现了尾砂浆的汇集和混合,使尾砂浆变得更加平稳缓和,利于后续处理;
2、起到了减压消能的作用,降低了新供给的尾砂浆对尾砂浓缩及存储设施内已有尾砂浆的冲击力,使尾砂浆的入料变得更加平稳缓和;
3、明显减少了尾砂浓缩及存储设施内絮凝剂的耗用量,节省了运营成本;
4、明显改善了尾砂浓缩及存储设施的溢流水质,更利于后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中序号说明:1-进料管、2-箱体、3-导流汇集桶、4-格筛、5-混合溢流缓冲桶、6-出料管、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4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远距离快速更换的支撑辊子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安撤综采设备的安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