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频带全向吸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306.3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梅京娜;吴旭东;王健;陶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全向 天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宽频带全向吸顶天线,包括辐射单元、接地单元、天线探针和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采用三维空间的单锥螺旋结构,且该单锥螺旋结构采用渐变式单锥螺旋金属片;具体为:该单锥螺旋金属片沿天线探针的轴向呈圆锥形螺旋状延伸,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直径自端部向尾部逐渐增大,且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片宽自端部向尾部逐渐减小。与通常的螺旋结构不同,这里的单锥螺旋结构采用宽度渐变螺旋臂,并需要适当地控制螺旋臂的空中姿态,以打破通常意义上的螺旋天线辐射模式限制,实现超宽带宽波束辐射。这个结构中,单锥螺旋金属片与接地单元间形成垂直极化,而螺旋片在水平面内形成圆极化,提供必要的水平极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特别涉及一种超宽频带全向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室内分布系统是解决室内覆盖,吸收话务和数据量,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直接有效方式。随着4G的两种主流模式TDD-LTE和FDD-LTE 步入商用,用户对室内分布天线的要求也向全频段和双极化转变。全频段天线是为了满足运营商多网公用的要求,双极化是为了在TDD系统中有效提高空间复用增益,提升数据吞吐量和接收信噪比。随着国内外运营商4G网络建设的深入,这两种类型的室内分布天线必将得到大量的应用。
覆盖2G/3G/4G/4G-LTE频段的室内分布天线如果全频段工作,需要宽带/超宽带设计。根据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天线设备规范指标,天线产品必须提供必要的增益、宽波束、良好的极化隔离、较低的输入驻波比和极低的互调等。其中有些参数之间相互制约,比如高增益和宽波束,追求各指标的极限,就有必要采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技术来优化天线结构。
同时,由于室内分布天线处于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最末端,采购数量会远远大于基站天线,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要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小型化,减少原材料的耗用,将会成为室内分布天线的关键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电气性能好的超宽频带全向吸顶天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宽频带全向吸顶天线,包括辐射单元、接地单元、天线探针和馈线,辐射单元通过绝缘结构支承在接地单元上,天线探针的一端与辐射单元端部连接,天线探针的另一端与馈线连接;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辐射单元采用三维空间的单锥螺旋结构,且该单锥螺旋结构采用渐变式单锥螺旋金属片;具体为:该单锥螺旋金属片沿天线探针的轴向呈圆锥形螺旋状延伸,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直径自端部向尾部逐渐增大,且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片宽自端部向尾部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单锥螺旋金属片结构中,单锥螺旋金属片的内、外侧螺旋轮廓线分别通过围绕两个同轴但不同锥度的内、外侧圆锥体形成;所述内侧圆锥体的侧面与其轴线的夹角θ为25-27°。
优选的,所述单锥螺旋金属片的螺距为P,P=38-40mm;单锥螺旋金属片的圈数为N,N=16/9。
优选的,所述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端部片宽为W0,W0=14mm;单锥螺旋金属片的尾部片宽为W1,W1=5.2mm;所述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端部距其轴线的最短距离为r0,r0=4.9mm。
优选的,所述单锥螺旋金属片的端部距接地单元的高度为h,h=4.6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与通常的螺旋结构不同,这里的单锥螺旋结构采用宽度渐变螺旋臂,并需要适当地控制螺旋臂的空中姿态,以打破通常意义上的螺旋天线辐射模式限制,实现超宽带宽波束辐射。这个结构中,单锥螺旋金属片与接地单元间形成垂直极化,而螺旋片在水平面内形成圆极化,提供必要的水平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4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高性能天线
- 下一篇: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