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纺氨纶切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4552.9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4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42;C08G1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纺氨纶 切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熔纺氨纶切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氨纶作为一种高弹性纤维材料,在纺织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氨纶主要采用干法纺丝(干纺)和熔融纺丝(熔纺)两种工艺生产,熔纺氨纶设备投资少、投产周期短、生产流程简单、产量高、成本低、尤其是无污染等优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国际上被称为绿色氨纶。
由于熔纺氨纶加工温度高,与干纺氨纶相比,回弹性与耐热性均差一些,为了提高熔纺氨纶的性能需要对其上游产品——聚氨酯切片进行改性,以提高最终产品性能,中国专利申请CN01115739在氨纶切片中加入纳米粉体共混后,用于纺丝,能够提高熔纺氨纶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中国专利申请CN200410065487采用在聚酯切片中混入交联剂、热稳定剂等助剂的方法来提高熔纺氨纶的性能;但聚氨酯切片和助剂等共混均一度难于控制,熔纺氨纶品质控制较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方面接近干纺氨纶的熔纺氨纶切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熔纺氨纶切片的制备方法,其是将混合多元醇、脂肪族二醇和异氰酸酯按照1:(0.5~2):(1.4~3)的摩尔比加入长径比为45~85的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得熔纺氨纶切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多元醇包括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摩尔比为(50~80):20。
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Da~5000Da。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酯多元醇制备方法如下:
a) 将摩尔比为(10~25):(25~40):(55~75)的芳香族二酸、脂肪族二酸和1,4-丁二醇加入制浆釜中,在氮气保护下,于20~60℃的温度下打浆,直至混合均匀;
b) 将步骤a)得到的产物压入酯化釜,在常压氮气保护下,于100~270℃搅拌反应1~4小时,并将生产的水冷凝排出,得到澄清透明液体;
c) 将步骤b)得到的澄清透明液体用氮气压入缩聚釜,在100Pa~40kPa的真空度下,于200℃~250℃反应0.5h~12h,放料,得到聚酯多元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芳香族二酸包括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萘二酸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脂肪族二酸包括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脂肪族二醇为1,4-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4,4’-二环己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的切片产品重均分子量≥500kDa,分子量分布≤1.9,与市面上其他熔纺氨纶比较弹性回复率较高,性能接近或超越干纺氨纶,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盛高聚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4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