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884.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鸣华;华修德;殷维;施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虫啉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腹水 抗体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层析 小鼠脾脏细胞 骨髓瘤细胞 生物学领域 特异性识别 杂交瘤细胞 纯化小鼠 雌性小鼠 交叉反应 硫酸铵法 人工抗原 细胞融合 注射小鼠 亚克隆 可用 分泌 辛酸 制备 灵敏 残留 筛选 农产品 检测 应用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可特异性识别噻虫啉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所述单克隆抗体的用途,属于生物学领域。将其人工抗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将骨髓瘤细胞SP2/0与小鼠脾脏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得到杂交瘤细胞;通过系列筛选和亚克隆得到能稳定分泌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再将该杂交瘤细胞株注射小鼠腹内制得腹水;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小鼠腹水,制得噻虫啉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其他化合物不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抗体建立的酶联免疫层析分析方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方便和廉价检测环境和农产品中噻虫啉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尤其是一种可特异性识别噻虫啉的单克隆抗体,及该单克隆抗体的用途,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噻虫啉(Thiacloprid),化学名(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由拜耳农化公司开发,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作用机理与其它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噻虫啉与常规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可用于抗性治理,广泛应用于那些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已产生抗性的农林业害虫的防治。然而大量研究证实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和其他授粉昆虫具有较高毒性以及对生态系统有污染。2013年,欧盟委员会决定在一些开花作物上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被禁用两年。因此,监测环境和农业的样品中噻虫啉的农药残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噻虫啉的残留检测,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谱分析法。虽然仪器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但检测仪器昂贵、样品前处理较繁琐、检测费时费力、难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简便检测的需要。
免疫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廉价、简便、灵敏、特异的优点,在大量样品快速筛选和现场监测中显示出独特优势。ELISA是一种将酶催化反应和免疫反应相结合的免疫标记测定技术,有酶催化反应的高灵敏度和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在灵敏度方面有很大的优势。ELISA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在许多小分子免疫分析中已得到较成熟的应用。通过制备针对噻虫啉的特异性抗体,建立噻虫啉免疫学检测方法。该发明方法的完成,将解决噻虫啉抗体制备关键技术,建立噻虫啉的ELISA快速检测技术。该发明不仅为食品安全检测,而且为我国农产品等的出入境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检测方法。对我国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噻虫啉的单克隆抗体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异性识别噻虫啉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对环境或农产品中的噻虫啉进行免疫检测的用途。
技术方案
(1)将式(I)所示的免疫半抗原偶联BSA制备得到免疫原;
(2)用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剂量为100μL免疫原/只,共免疫五次;首次免疫由等体积的免疫原和弗氏完全佐剂乳化,腹腔注射,之后用等体积免疫抗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从第三次免疫开始,每次免疫后尾静脉采血,测定效价;
(3)待效价稳定后,将骨髓瘤细胞SP2/0与上述效价最好的小鼠脾脏细胞进行细胞融合,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的比例为10∶1,制备得到杂交瘤细胞;
(4)通过系列筛选和亚克隆得到能稳定分泌抗噻虫啉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再将该杂交瘤细胞株注射小鼠腹内制得腹水;
(5)采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小鼠腹水,得到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用于检测噻虫啉的检测工具中的应用。所述检测工具为试剂盒、芯片或试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4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