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撬密码折叠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5136.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詹显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7/22 | 分类号: | E05B37/22;E05B37/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王庭辉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码锁具,具体是一种防撬密码折叠锁。
背景技术
折叠锁由于具有可移动、可折叠、方便携带的优点,而采用密码开锁的方式,避免了人们需要携带钥匙的不便,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密码折叠锁结构通常包括由密码锁组件、锁闸和锁壳组成的密码锁头体、由若干段刚性材料制成的条状折叠件,所述折叠件首尾依次铰接连接形成折叠链条,所述折叠链条的一端连接在密码锁头体上,密码锁头体上还设有锁孔,所述折叠链条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密码锁头体上锁孔相配合的插头,插头插入锁孔后通过控制锁闸完成开启和闭锁的功能。密码锁组件包括若干组密码轮组件、锁管,每组所述密码轮组件包括一个环状密码轮和一个环状定位轮,所述环状密码轮和环状定位轮形成可滑动、周向联动连接。所述环状密码锁组件轴向定位可旋转地设置在锁管上,锁闸设置在锁管中心,当密码正确时,所述锁闸相对锁管可轴向移动,从而开锁。现有的密码折叠锁是从密码锁头体侧面插入的,锁壳的侧面留有缝隙,使得偷盗者容易用工具从这个位置进行撬锁,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的密码折叠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撬密码折叠锁,包括密码锁头体、若干段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条状折叠件,所述密码锁头体包括密码锁组件、锁闸,所述密码锁组件包括若干组密码轮组件、锁管,所述若干组密码轮组件套设在锁管上,所述若干段折叠件首尾依次铰接连接形成折叠链条,所述折叠链条的一端与密码锁头体连接,所述折叠链条的另一端为插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闸为杆状构件,间隙配合穿设在锁管中,开锁状态下,所述锁闸在锁管中可作轴向移动,所述密码锁头体中设有与所述折叠链条的插锁端间隙配合的径向插锁腔,所述插锁腔处于锁闸的轴向运动的前方并与锁头容腔相连通,所述锁闸朝向插锁腔一端为锁闭端,所述折叠链条的插锁端朝向锁闭端的侧面设有与锁闭端形状相配的凹腔构成锁闭腔,所述插锁腔相对于锁闸的另一侧设有开锁按钮,所述开锁按钮中心设有一段朝向锁闸且穿过插锁腔的顶杆,所述锁闸与顶杆相对的端面上设有与顶杆间隙相配的盲孔,所述顶杆端部配合在盲孔中,前端与盲孔底部相抵,所述插锁端的端部设有与锁闭腔联通的开口切槽,所述开口切槽的宽度与顶杆间隙配合,方向与所述插锁端插入插锁腔的方向平行。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锁壳和锁头容腔体只需在柱面设置插孔,周边没有缝隙,因此,盗贼无机可乘,加强了强度,增加盗贼撬锁的难度,提高了锁体整体的防盗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发明具体实施例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发明具体实施例右视图;
附图3为附图2 A-A剖视图;
附图4为发明具体实施例主视图;
附图5为附图4 B-B剖视图;
附图6为发明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分解图;
附图7为发明密码锁组件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发明密码锁组件具体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附图9为发明锁体壳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发明锁闸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发明锁管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发明折叠链条具体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5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混合防盗磁动力异步报警锁
- 下一篇:新型栅栏横杆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