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5217.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东;胡治晋;廖聪维;李文杰;李君梅;曹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11C19/2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愿洁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及其 单元 一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集成显示驱动电路逐渐成为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所谓集成显示驱动电路是指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以薄膜晶体管(TFT)的形式与像素TFT一起制作于显示面板上,从而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及其压封程序、降低成本,此外,还能使得显示器外围更加纤薄,使显示器模组更加紧凑,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以增强。
在显示器的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单元是栅极驱动电路非常重要的单元模块。在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设计中,通常需要一些低电平维持电路,来保证与行扫描线相连的信号输出端不会处于浮空状态,并且消除由于时钟馈通和电容耦合导致的低电平噪声。可是,在低电平维持电路中,那些用于低电平维持的晶体管通常会由于受到较长时间的电压应力而发生阈值电压漂移,这些晶体管严重的退化会导致电路在长时间工作后失效。尤其是对于基于非晶硅TFT技术设计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而言,低电平维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将更加严重,往往成为影响电路寿命的关键。
为了得到高可靠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现有的一些设计中,通常采用降低电压应力的大小、脉冲电压偏置、减小电压的占空比等方式来减小低电平维持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延长电路的工作寿命。但是,在大、中尺寸面板显示应用中,驱动电路需要在更长时间下处于工作模式,客观上对电路的寿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延长电路的工作时间,提高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寿命,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移位寄存器及其单元和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根据前一个维持单元中阈值电压的漂移情况,将后一个维持单元开启,从而延长电路的工作时间。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至少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用于通过其控制端的开关状态切换,将第一时钟信号传送到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从而输出扫描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切换开关状态;低电平维持模块,包括:第一维持单元用于在第一维持使能端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维持在低电平;第二维持单元,用于在第二维持使能端获得有效电平时将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和/或控制端维持在低电平;移位寄存器单元还包括:阈值电压感应模块,其感应端连接至第一维持使能端,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第二维持使能端;阈值电压感应模块用于根据其感应端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控制其信号输出端向第二维持使能端提供有效电平。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由多个像素构成的二维像素阵列,以及与阵列中每个像素相连的第一方向的多条数据线和第二方向的多条栅极扫描线;数据驱动电路,为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栅极驱动电路,为栅极扫描线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其中,栅极驱动电路采用上述移位寄存器构成。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压调节电路,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电路的阈值电压信息调节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电压调节电路包括:耦合电容和感应晶体管;感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为电压调节电路的感应端,用于感应第一设备电路中待感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感应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低电平端;感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为电压调节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用于向第二设备提供供电电压;耦合电容的第一端用于输入时钟信号,耦合电容的第二端连接至感应晶体管的第一极;感应晶体管根据感应到的阈值漂移电压调整其导通程度,以调整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
依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通过阈值电压感应模块感应第一维持使能端的阈值电压漂移,并依据感应的阈值电压调整输出给第二维持使能端的供电电压,从而能够提高低电平维持模块所能忍受的阈值电压漂移,继而可以延长电路的工作寿命。
依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压调节电路,感应晶体管根据感应到第一设备电路的阈值漂移电压调整其导通程度,以调整输出给第二设备电路的供电电压,从而改善了第一设备电路和第二设备电路之间的协同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第二维持使能端P2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移位寄存器单元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5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