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田免耕超常早播种植秋马铃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5548.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林;袁继超;孔凡磊;张开勤;万年鑫;何采莲;王沛裴;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田 超常 种植 马铃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田免耕超常早播种植秋马铃薯,延长生长期,避开低温、霜冻危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面临单产已经较高的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再大幅度增产很难,而国家又面临粮食增产增收的巨大压力下,马铃薯的增产增收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提高单产和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成为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粮食种植区扩大其种植面积必然与其他作物争水争地,从而减少其他作物的产量,不现实。西南地区水稻收获后留下大量的冬闲田未被利用,开发利用冬闲田,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成为增加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许多水稻产区,水稻收获在9月中旬,收后再种植秋马铃薯,一般要到10月中旬左右才出苗,而11月中下旬后期温度下降快,马铃薯正处于结薯期,由于温度过低,会严重影响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和膨大,12月份以后还可能遇到霜冻危害,造成减产或者绝收,风险很大。这些地区,等水稻收后再晒田种植秋马铃薯,将导致播种迟影马铃薯正常的生长,容易遇到后期霜冻危害,导致马铃薯大幅度减产,给农民稳产增收带来隐患。因此在这些水稻产区找到一种稻田秋马铃薯提早播种,达到稳产增收的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田免耕超常早播种植秋马铃薯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有效延长秋马铃薯生长时间,避免后期低温及霜冻危害,具有抗灾、稳产作用,增产增收作用明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田免耕超常早播种植秋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前排水晒田:在水稻散籽后及时排水晾田,晾田至田间有1~2cm宽的零星小裂纹,人踩上去不陷为宜,晾田过轻湿度大容易烂薯,水稻收获推迟,晾田太重田太干,马铃薯不容易发芽出苗。
第二步超常早播:晒田达到要求后,在8月中下旬按照60cm×20cm的行间距提前将解除休眠的20~50g小整薯放置于稻桩基部,顶芽埋入稻桩内,利用稻桩内湿润黑暗的环境促进顶芽萌发和生长。
第三步施肥覆盖:水稻于9月中下旬收获后,在放置种薯稻桩的另一侧集中施肥,避免直接施在种薯上。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 15-15-15)40~60kg,施肥后将稻草覆盖在提前种植的马铃薯行,覆盖厚度8cm~10cm。
第四步霜前收获:马铃薯在11月底至12月初即正常成熟,可依据市场行情,及时在霜冻前收获。
发明优点:
1、充分利用冬闲田,增种一季秋马铃薯,提高稻田利用率,增产增效明显。
2、秋马铃薯超常早播,有效延长秋马铃薯生长时间,避开后期低温、霜冻危害,达到稳产增产增收目的。
2、水稻收后免耕栽培,节省劳力,降低人工成本。
3、稻草覆盖,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田免耕超常早播种植秋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3年在成都市温江区公平镇农场水稻田实施。在水稻散籽后的8月5日及时排水晾田。晒田达到要求后于8月23日将已经解除休眠期的小整薯按照约60cm×20cm的行间距放置于稻桩基部,顶芽埋入稻桩内,等待马铃薯发芽及水稻成熟。在马铃薯播种后到水稻收获前的这段时间,马铃薯利用稻桩内湿润和黑暗的环境,开始利用顶端优势萌发1~2个壮芽,在水稻收获时芽已长至1~3cm。水稻于9月10日收获,水稻收获后,及时在提前播种的马铃薯种薯一侧施复合肥(N-P2O5-K2O 15-15-15)50kg/亩,然后进行稻草覆盖。同时以水稻收后再晒田播种马铃薯(播种时间在9月16日),并以稻草覆盖作为对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5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