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5828.5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4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策;龚星;吴鉴;张齐;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远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K9/00;G10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纹 识别 因素 身份 认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认证方法包括:检测用户人脸图像;标关键点;人脸认证单元校验人脸相似度;生成口令;采集语音数据及用户ID;对语音数据处理;文本内容校验单元校验口令;声纹认证单元校验声纹相似度。认证系统包括设于客户端的人脸检测单元、面部关键点标定单元、人脸认证单元、第一口令生成单元、语音端点检测单元,及设于服务器端的语音识别单元、文本内容校验单元、声纹特征向量提取单元、声纹认证单元。本发明的优越效果在于:在声纹和人脸识别基础上加入语音识别,提高了认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口令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独立完成,且不以文本或加密文本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传输,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涉及远程身份认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手持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无论是银行的硬件数字证书还是动态口令牌,都只做到了对可信终端的管理,无法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已被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声音、指纹、人脸、虹膜、视网膜等,而麦克风和摄像头普遍存在于现有的移动终端,因此通过声音和人脸来进行身份认证是最方便、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人脸注册和人脸认证两大模块。人脸识别利用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
人的声音涵盖了多个维度的信息,如说话内容、说话语气、声音特质等。声纹识别是一种通过人的声音特质来辨别不同说话人的技术,不同的声道结构决定了声纹的唯一性。声纹识别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声纹注册模块和声纹认证模块。声纹注册是指采用预先选定的模型对用户的语音样本进行建模,生成该用户的声纹模型;在用户请求身份验证时,利用对应的声纹模型对请求语音进行认证。只有经过声纹注册的用户才能使用声纹认证功能。声纹识别结合说话内容,能够有效避免重放攻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的双因素身份认证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01:所述人脸检测单元检测请求认证用户的人脸区域图像;
S02:通过面部关键点标定单元在检测到人脸区域内标定面部关键点;
S03:所述人脸识别单元计算该用户的人脸与客户端存储的注册的人脸模型的相似度,所述人脸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人脸相似度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若人脸相似度大于阈值则通过进入S04,若人脸相似度小于阈值则认证失败;
S04:所述第一口令生成单元通过随机算法以当前时间和用户ID作为种子生成动态口令文本,同时触发第二口令生成单元生成相同的动态口令文本;
所述第一口令生成单元和第二口令生成单元利用精确到分钟的当前时间和用户ID生成动态口令。
S05:通过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用户读取动态口令的语音数据;以及通过语音端点检测单元检测用户语音的起始端点和结束端点,并将检测的语音数据及用户ID发送至服务器端;
S06:所述服务器端接收语音数据及用户ID,所述语音识别单元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识别处理,并将语音数据转换为口令文本;
S07:所述文本内容校验单元对转换的口令文本与第二口令生成单元生成的动态口令文本进行比对,若口令文本相同则通过进入S08,若口令文本不同则认证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远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远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5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机演示模型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实验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