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高含盐高污泥浓度废水的自清理型管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6613.5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余凭;陈效新;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朱建均 |
地址: | 2142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高含盐高 污泥 浓度 废水 清理 型管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膜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高含盐有机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污泥的形成,需要通过二沉池沉降后再通过膜处理,产生可以回用的水,该法存在投资及占地较大等问题。管膜由于具有较大的流道,可以通过增大膜面流速的方法,抑制膜面污染,以维持较高通量。但是,随着污泥浓度、盐分、温度等工艺过程的变化,较大的污泥颗粒物质容易在膜表面沉积,盐分更容易在膜表面和沉积物表面析出,二者的交互作用产生局部堵塞,流道减小堵塞区域扩大,导致膜管因堵塞而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停止工作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检修,严重影响管膜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膜处理废水时膜表面容易被堵塞造成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适用于处理高含盐高污泥浓度废水的自清理型管膜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高含盐高污泥浓度废水的自清理型管膜装置,包括生化处理池、水泵、旋流器和管膜组,所述生化处理池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生化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旋流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旋流器的上端出口连接有管膜组,所述旋流器的下端出口设置有排泥阀,所述管膜组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管膜和第二管膜,所述第一管膜的进口端连接在旋流器的上端出口,所述第一管膜的出口端与第二管膜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膜和第二管膜间设置有平衡阀,所述第二管膜的出口端通过浓缩液总管与生化处理池相连接,所述第一管膜和第二管膜上端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透过液排出口,所述透过液排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透过液总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管膜组设置有1-4个,所述管膜组间依次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每级管膜组的进口端分别连接有旋流器。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器的进口端的流速控制为0.5~4m/s,液体在旋流器的进口端与出口压差为0.5~5kPa。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阀为气动阀门、电动阀门和电磁阀,所述排泥阀设置10s~5h排一次,每次排2~5s。
进一步的,所述管膜装置运行1~3000h停止水泵输送进行自清理,管膜组中第一管膜和第二管膜的透过侧加10~60KPa水压透过液,自清理时间为20s~10min。
进一步的,所述管膜装置运行1~3000h停止水泵输送进行自清理,打开管膜组的平衡阀并逐步打开排泥阀,排去管膜组内液体,依靠管膜外侧的透过液对膜面污染自物清理,自清理时间为20s~10min。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紧凑,使用旋流器与管膜组组合、管膜竖直排列设置并且能够定时自清理,废水由生化处理池用水泵输送到旋流器进口,废水在旋流器中旋流,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与水分离,固体颗粒由旋流器的下端出口排出,适用于高含盐高污泥浓度废水的处理,能够减少管膜膜面的污染,延长了管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生化处理池1、进水管2、水泵3、一级旋流器4、一级管膜组5、第一管膜6、第二管膜7、第一平衡阀8、第一透过液排出口9、第二透过液排出口10、二级管膜组11、第一排泥阀12、第二排泥阀13、透过液总管14、浓缩液总管15、曝气管16、二级旋流器17、第二平衡阀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6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深度脱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农村无序排放污水的收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