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7518.7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1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P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腹泻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中医将腹泻称为泄泻,泄为泄漏,大便溏薄,泻为大便急迫,粪水直下。又将急性腹泻称为暴泻,慢性腹泻称为久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中医认为引起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障碍。在外因方面,本病多因湿邪侵入脾胃所致,即所谓“湿胜则濡泄”;在内因方面,与饮食、脾胃虚弱、命门火衰及情志失调等相关联,其中与脾虚的关系最密切,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致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所以,运脾化湿是治疗此病的关键。中医在辨证分型治疗腹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激惹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病症也可参照中医的方法,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肉豆蔻【别名】 蔻、蔻仁、假麻树、偶子。 【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性味】 辛,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摘录】《中华本草》。
补骨脂【别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纸,补骨鸱,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肾、脾经。【功能主治】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凡病阴虚火动,梦遗,尿血,小便短涩及日赤口苦舌干,大便燥结,内热作渴,火升目赤,易饥嘈杂,湿热成痿,以致骨乏无力者,皆不宜服。【摘录】《中华本草》。
吴茱萸【别名】 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来源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性味】 辛、苦,热;【归经】归肝、脾、胃、肾经。【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五味子【别名】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 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性味】 酸、甘,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注意】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蔓荆子【别名】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 【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苦,微寒。【归经】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7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母猪乳房炎的内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祛痘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