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环境干扰下考虑侧滑角的UUV航迹视线导引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8044.8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林;高怡然;于志亮;崔宁;徐川川;李松;罗文嘉;李松峰;耿光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干扰 考虑 侧滑角 uuv 航迹 视线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欠驱动水下无人航行器在进行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水下无人航行器(UUV)水平面上只能提供纵向推力和转艏力矩,不能提供横向推力,即横向不直接可控,因此属于欠驱动UUV。针对这一类欠驱动UUV,为了实现精确的循迹跟踪控制,视线导引法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法通过设计前视向量和前视点,将航迹跟踪的二维期望位置点映射成一维期望艏向,通过对期望艏向的跟踪达到航迹的精确跟踪。以直线段视线导引法为例,对于一片开阔的水域来说,UUV的航迹通常可以表示成由一系列航迹点{P1,…,Pk-1,Pk,…,Pn}依次相连的形式。假设某相邻两航迹点构成的直线段为Pk-1Pk,其中Pk-1和Pk分别为该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这里定义Pk为UUV航迹的转向点,即当UUV当前位置处于以Pk为圆心,以Raccept为半径的圆形邻域内时,UUV的期望航迹切换为PkPk+1的直线段,即此时UUV的起点更新为Pk、终点更新为Pk+1。如此循环,从而实现整个期望航迹的跟踪。
在有海流干扰的情况下,如果直接将上述视线法得出的期望艏向角作为控制系统的期望艏向,最终能跟踪上这个期望艏向,但是会存在稳定航迹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视线导引法存在稳定航迹误差的问题。
有环境干扰下考虑侧滑角的UUV航迹视线导引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
UUV的航迹能够表示成由一系列航迹点{P1,…,Pk-1,Pk,…,Pn}依次相连的形式;假设某相邻两航迹点构成的直线段为Pk-1Pk,其中Pk-1和Pk分别为该直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这里定义Pk为UUV航迹的转向点,即当UUV当前位置处于以Pk为圆心,以Raccept为半径的圆形邻域内时,UUV的期望航迹切换为PkPk+1的直线段,即此时UUV的起点更新为Pk、终点更新为Pk+1;
根据视线导引法各个参数关系,求出艏向期望角ψd:
ψd=βi-α(t) (1)
其中,βi为有向线段pk-1pk与北向坐标轴的夹角,α(t)为前视向量与路径的夹角。
步骤二:定义侧滑角β=atan(v/u);根据公式(2)对期望艏向指令进行修正
ψd=βi-α(t)-β (2)
其中,u和v分别为UUV在载体坐标系下的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纵向速度是UUV沿船头方向航行的速度,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垂直,atan(v/u)为反正切函数。
本发明直接引入侧滑角对期望艏向指令进行了修正,不仅可以应用于理想的海洋环境,即使存在海流干扰时,同样能够提供精确的实时艏向角;利用本发明,UUV跟踪上期望航迹后,稳定的航迹误差为零,即消除了稳定航迹误差,实现对UUV航迹的精确跟踪。
附图说明
图1为直线段视线导引法示意图;
图2为传统方法UUV航迹误差仿真结果;
图3为传统方法UUV航迹跟踪仿真结果;
图4为本发明UUV航迹误差仿真结果;
图5本发明UUV航迹跟踪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有环境干扰下考虑侧滑角的UUV航迹视线导引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