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钻孔功能的织带生产用打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80098.8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钻孔 功能 生产 用打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标机,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钻孔功能的织带生产用打标机。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后来,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今年来还开发设计了少有的塑料织带,这是由于塑料材质具有较好的刚性、韧性、耐腐蚀性以及抗老化性能。塑料织带的生产中,需要在塑料织带的表面打上产品规格、产品标准、生产企业、制造批次等信息标志,因此,需要使用打标机进行打标,然而长期使用中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在塑料织带表面打标的设备,仅有在其它塑料产品表面进行打标的打标设备,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543380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04月1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打标装置,其包括打标机以及紧贴打标机的塑料管稳定机构,塑料管稳定机构包括支架、下辊轮、固定轴、上辊轮、上辊轮悬臂,支架为框架式,支架的两立柱中部之间具有一个或以上的下辊轮,在下辊轮的正上方配置有与下辊轮对应的上辊轮,上辊轮通过上辊轮悬臂安装在支架的横梁上,上辊轮悬臂的上端与横梁铰接。虽然该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设置的辊轮以合适的压力夹紧塑料管,避免或减轻了塑料管在打标时晃动,从而确保打标机打印的标示字迹清晰、准确,然而,其却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性能不稳定、难以大规模普及使用的缺陷与问题,特别是在织带表面需要加工孔时,而现有的打标机还不具有打磨功能,功能不完善,导致需要额外借助其它的打磨设备进行打磨,因此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完善的、特别是具有钻孔功能的织带生产用打标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钻孔功能的织带生产用打标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设置有供塑料织带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牵引塑料织带沿第一通道移动的牵引装置;
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能够驱动一个水平支架竖直上下移动;
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标记块;
所述水平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竖直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钻头;
所述底座中设置有分别供所述标记块和所述钻头移动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伸缩杆和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长度分别能够使所述标记块和所述钻头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对所述第一通道中的塑料织带进行打标和钻孔。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套装有橡胶圈。
所述标记块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所述第二通道的正下方设置有橡胶垫块。
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中分别设置有相互水平间隔分布的导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发明在烫印打标后,通过钻头能够在塑料织带的表面进行钻孔,从而无需借助其它钻孔设备完成钻孔,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完善、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塑料织带1,底座2,第一通道4,牵引装置5,支架6,气缸8,水平支架20,第一伸缩杆10,标记块12,,第二伸缩杆22,第二通道14,第三通道16,钻头24,主动轮50,从动轮52,橡胶圈54,橡胶垫片60,橡胶垫块70,导向轮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所示,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织带生产用打标机,包括底座2,该底座2中设置有一个水平的供塑料织带1穿过的第一通道4;该第一通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用于牵引塑料织带1沿第一通道4移动的牵引装置5;在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支架6,该支架6上固定的设置有气缸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达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0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