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0962.4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华;谢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综合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在一些集成电路加工企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含氟50mg/L以上的无机废水和含磷酸盐、硝酸盐等复杂成分的有机废水。人若长期吸收过量的无机氟化物,会引起氟斑牙、骨膜增生、形成骨刺、骨节硬化、骨质疏松、骨骼变形发脆等氟骨病。国外文献报道人体中过量的氟还将导致癌症、妇女不孕症、脑损伤、Alzheimer综合症和甲状腺紊乱。中国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普通地区排放污水中含氟量≤10mg/L。因此,污水去氟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外处理工业含氟废水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沉淀法和吸附法。沉淀法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成本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泥渣沉降缓慢、脱水困难、出水难达标等缺点;吸附法主要用于处理低浓度含氟工业废水,成本较低,但处理速度慢。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不少多方法综合的污水处理手段,但在个别成分复杂的污水中的处理效果尚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含氟废水综合处理方法,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将含氟废水转化为水质适合排放和使用的日常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其步骤如下:
(1)沉淀步骤:将含氟无机废水pH调节为弱碱性,搅拌条件下加入沉淀剂沉淀,取上清液,得含氟无机沉淀液;
(2)水解步骤:将所得含氟无机沉淀液与有机废水在水解缺氧池中混合,同时加入活性污泥进行水解反应,得水解液;
(3)除氮步骤:将所得水解液先后经过缺氧池反硝化,好氧池硝化和膜生物反应池过滤,得除氮溶液;
(4)反渗透步骤:将所得除氮溶液引入反渗透膜装置中反渗透除杂,得到中水。
具体的,所述沉淀步骤重复2-3次。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步骤中废水pH调节为8-9。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剂为氯化钙。
具体的,所述水解步骤中含氟无机沉淀液与有机废水的混合要求为混合液BOD:COD>0.3。
具体的,所述除氮步骤中缺氧池和好氧池为2-3级串联结构。
具体的,所述好氧池内产生的活性污泥回流入所述水解缺氧池;所述缺氧池内产生的活性污泥排出缺氧池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化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含氟无机废水中的氟以及各种有机无机杂质的含量,其中氟离子浓度甚至能达到0.3mg/L以下,整体脱盐率97.5%-99.5%,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所得中水达到IV类地表水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氟废水综合处理工艺,其步骤如下:
(1)沉淀步骤:将含氟无机废水pH调节为弱碱性,搅拌条件下加入沉淀剂沉淀,取上清液,得含氟无机沉淀液;
(2)水解步骤:将所得含氟无机沉淀液与有机废水在水解缺氧池中混合,同时加入活性污泥进行水解反应,得水解液;
(3)除氮步骤:将所得水解液先后经过缺氧池反硝化,好氧池硝化和膜生物反应池过滤,得除氮溶液;
(4)反渗透步骤:将所得除氮溶液引入反渗透膜装置中反渗透除杂,得到中水。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沉淀步骤:将含氟无机废水加入一级反应池,调节pH为8-9,搅拌条件下加入足量沉淀剂氯化钙,所得一级反应液通入一级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所得上清液通入第二反应池,再调节pH为8-9,搅拌条件下加入足量沉淀剂氯化钙,所得二级反应液通入二级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取得上
方的含氟无机沉淀液。沉淀处理前后水体情况如下表:
沉淀步骤采用物理方法使悬浮物自然沉降,采用化学方法降低了一些离子的含量,其中在弱碱性条件使铜离子沉淀,钙离子使绝大多数氟离子和以磷酸根离子为主要存在状态的磷被沉淀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0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