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聚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层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2020.X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炎;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C09D121/00;C09D7/40;C09D7/61;C09D7/65;C09D163/00;C09D19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1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聚物 改性 水乳型 沥青 防水 涂层 光缆 | ||
本发明涉及通讯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聚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层光缆。包括套管,防水涂层;在套管内设置若干光纤,光纤与光纤之间、光纤与套管之间设置纤膏,还包括加强件,套管围绕加强件呈圆形排布,在所有的套管外缠绕扎纱层,套管与套管之间、套管与加强件之间、套管与扎纱层之间设置阻水层,在扎纱层外依次设置内护套和外护套本。发明高聚物改性水乳型沥青基厚质防水涂料可以有效抵御成膜后低温脆裂,高温流淌等缺点,同时具有弹性回复率较高,稳定性好以及储存时间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光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水涂层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的增长和网络的普及,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光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通信领域中的光缆结构大致分为三种:层绞式光缆、中心束管式光缆和骨架式光缆。
层绞式光缆是将已经着色的光纤与纤膏同时加入到套管中,光纤在套管内可移动,不同的套管沿加强件绞合制成缆芯,缆芯外设置护套,得到层绞式光缆。层绞式光缆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件位于缆芯的中央位置,套管可以围绕加强件进行层绞,使光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和温度特性。
授权公告号为CN 101950060 B的中国专利“层绞式光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的保护层和挤敷在保护层外的护套层,所述缆芯包括由外壁涂抹有油脂的直径为1.0-3.2mm的钢丝和挤敷在钢丝外的塑料垫层构成的中心加强件和两个以上的与中心加强件绞合的并且各自容纳有多根光纤的松套管,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的外壁上构成有凹槽,所述的塑料垫层嵌入到所述的凹槽内。本技术方案由于在中心加强件的钢丝外构成有凹槽,因此在无需去除涂抹于钢丝外的油脂的前提下保证塑料垫层与钢丝良好结合,避免缆芯出现纵向渗水。
授权公告号为CN 101706601 B的中国专利“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涉及光缆技术领域,护套内有加强件的层绞式光缆,它至少由位于中心的缆芯(1)、包覆在缆芯外的保护层(4) 及位于保护层外的护套(5) 构成;保护层外沿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缆芯至少包括一根内部包含光导纤维(11) 的松套管(12)、中心加强件(13) 及包扎材料(15) ;松套管绕中心加强件绞合且沿中心加强件轴向延伸,包扎材料使松套管位置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任一横截面上,护套的外沿轮廓为由多段互不连续的同圆心且同曲率的圆弧和连接所述相邻圆弧且向外凸出的凸状体构成;每个凸状体内都包含加强件;护套与凸状体为一体式结构。本发明成本低、外径小、光缆轻、柔软性好,施工方便、抗挤压、温度性能佳。
虽然上述专利能够提高层绞式电缆的性能,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套管内的纤膏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少,纤膏减少会使其内部出现一些空隙,这些空隙在光缆破损时会成为水和潮气的通路,对光缆造成一定的危害;没有良好的防水保护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光缆,能够提高在纤膏减少到一定量时对其进行自动补充,防水、耐磨延长其寿命。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聚物改性水乳型沥青防水涂层光缆,包括套管,防水涂层;在套管内设置若干光纤,光纤与光纤之间、光纤与套管之间设置纤膏,还包括加强件,套管围绕加强件呈圆形排布,在所有的套管外缠绕扎纱层,套管与套管之间、套管与加强件之间、套管与扎纱层之间设置阻水层,在扎纱层外依次设置内护套和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涂层组分为沥青 30-45份; 改性剂 5-6份;橡胶乳液 15-25份;环氧树脂 1.5-3份;无机填料 5-8份;交联固化剂 0.2-0.8份;阴离子乳化剂 0.5-1.0份;稳定剂 0.5-1份; 纤维素 0.1-0.5份; PH调节剂 0.2-0.6份;水 10-15份;所述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A组分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20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