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WEB业务的多维度安全监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2058.7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7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凯;张旭东;郑生军;李建华;伍军;刘昀;夏正敏;江樱;褚大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web 业务 多维 安全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涉及工控网络环境下业务节点的安全监测,具体是一种基于WEB业务的多维度安全监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7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4年5月发布的《2014年信息与通信技术》报告称,到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约30亿,互联网普及率约达40%。作为互联网中数据交换及信息传递的主流平台,网站在优化服务、提升业务效率、进行产品/服务展示和发布信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公司、学校等机构设立自己的网站。
目前,主流的网站安全监测工具主要分为Web防篡改系统、Web防火墙、Web应用层扫描器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站安全态势感知的问题,但存在如下问题:(1)监测速度慢,监测效率低,无法做到实时监测;(2)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监测覆盖面小,并发监测效率低,无法适应大规模网站监测需求;(3)监测结果独立,缺乏相互的关联数据分析。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226471,名称为“一种基于表单特征的Web安全漏洞动态检测方法”,是通过对Web表单进行特征分析,运用领域知识有针对性的为表单域赋予安全漏洞检测值,并与Web服务器进行交互获取服务器响应,根据响应结果自动检测Web应用中潜在的安全漏洞。
该方法虽然可以监测Web应用中潜在的安全漏洞,但是监测方法单一,监测结果缺乏关联数据分析,且监测效率较低。
另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613751,名称为“网络安全事件关联分析系统”,是通过对IT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各类安全日志和事件进行统一采集,然后对各种不同的采集设备采集的日志进行日志串前导匹配快速动态解析,然后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并进行管理和展现。
该方法虽然实现了关联分析,但是监测信息只限于各类安全日志和事件信息,信息获取方式仍然比较单一且缺乏动态性,同时对于存储和探测引擎没有采用分布式架构,效率较低。
综上,现有的WEB业务相关的安全监测方法,多手段单一、效率地缺乏动态性展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WEB业务的多维度安全监测方法和系统,从可用性、安全事件和Web漏洞三个维度对网站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同时通过分布式存储系统,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实现对网站安全的全面、实时、精确监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WEB业务的多维度安全监测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安全监测模块、数据模块及管理模块;
所述的安全监测模块,利用端口探测引擎,从可用性、安全事件和WEB漏洞三个维度对网站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对目标网站进行数据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数据模块;
所述的数据模块,对上述三个维度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并采用SVM(支持向量机)方法对网站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分为高危网站、中危网站、低危网站和安全网站;
所述的管理模块,通过界面控制实现对监测目标的选择、监测数据的管理及任务管理,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大模块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式如下:
安全监测模块通过利用端口探测引擎,对目标网站进行数据探测,经分布式调度将数据传递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基于云端动态行为检测技术及智能自动分类识别算法,识别网页挂马事件、暗链、安全漏洞。
监测结果存储在分布式监测结果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展示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实现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和数据导出。
管理员通过管理模块界面对数据进行查看、批量处理。
安全监测模块的子模块包含如下具体功能模块:
1)可用性探测模块,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监测:
a.域名解析检测,计算域名解析所花费的时间和速度;
b.域名劫持检测,判断域名是否被解析到不正确的IP;
c.域名PING探测,使用PING命令探测网站可用性;
c.域名HTTP探测,使用HTTP协议模拟用户访问,探测网站可用性;
d.GET请求捡测,计算GET请求读取HTTP协议下完整页面所需的时间。
2)站点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站标题、开放端口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20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