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大棚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2335.4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苏鹏;郭兴平;高建华;李坚之;周绍辉;隋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M1/38;C12M1/36;C12R1/89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徐艳艳;高洋 |
地址: | 2662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培养 雨生红球藻 方法 | ||
1.一种光伏大棚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准备阶段:在光伏连栋温室大棚的向阳侧沿东西方向设置培养雨生红球藻所需的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缓冲罐、以及分别与缓冲罐连接的CO2和空气处理系统,将两种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淋水装置,在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pH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自动淋水装置连接,用于实现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内藻液的温度调节;在所述光伏连栋温室大棚的顶部覆盖有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所述光伏连栋温室大棚的内部配套风机-湿帘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2)实验室培养阶段:将藻种置于无菌实验室中进行初步培养,在藻种浓度达到30-50万cell/L时,完成实验室培养,该阶段培养所需的时间为7-11天;
(3)绿色培养阶段:按照1:10接种比例,将实验室培养的藻种接种至柱状光生物反应器中,在藻种浓度达到30-50万cell/L时,利用动力水泵经管道将雨生红球藻转移至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绿藻阶段培养所需的时间为7-11天;
(4)红色培养阶段:将上述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培养的绿藻通过管道转移至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雨生红球藻在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沿“S”型路线流动,流动两个回合后进入缓冲罐,经缓冲作用后再流回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中,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的回路,在培养时间达到15-20天后即可进行雨生红球藻的采收;
(5)采收:培养成熟的雨生红球藻通过沉降过滤方式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大棚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缓冲罐内的pH至高于7.8时,控制CO2的电磁阀打开,与缓冲罐相连的CO2和空气处理系统通过CO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对平行管道光生物反应器藻液进行pH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大棚培养雨生红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内设置有微孔曝气盘,CO2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微孔曝气盘与缓冲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23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