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组合物及金属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2365.5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华;王志鹏;周光远;苏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71/10 | 分类号: | C09D171/10;C08G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组合 金属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组合物及金属材料。
背景技术
酚酞聚芳醚酮(PEK-C)作为一种由酚酞与二卤代二苯酮缩聚得到的无定型聚芳醚酮树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1℃,具有耐热等级高、耐疲劳、耐冲击、自润滑,耐高压水解及耐辐照,耐酸、碱及芳烷烃类化学试剂等优良性能,其综合性能可与聚醚醚酮(PEEK)相媲美,并且其溶解加工性能有独到之处,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高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聚芳醚腈也是一类热塑性高性能工程塑料,它最早于1986年被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商业化,开发得到商品名为ID300的聚芳醚腈产品PAN。聚芳醚腈的分子结构中包含强极性的氰基(-CN)侧基,这一方面增加了分子链间的偶极-偶极作用,不但利于获得较好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而且有利于增强树脂基体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氰基可作为一个潜在的交联点,利于形成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的分子网络结构,因此,聚芳醚腈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电子电器制造、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申请号为201210071242.0的中国专利在酚酞聚芳醚酮(PEK-C)中引入氰基,得到聚芳醚腈酮,将聚芳醚腈酮与添加剂混合后得到涂料,但是,这种涂料作为漆包线漆时,对金属基体的附着力欠佳,尤其是铜线材料,附着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及金属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涂料组合物对金属基体的附着能力较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包括:
偶联剂;
流平剂;
消泡剂;
溶剂;
和聚芳醚酮四元共聚物,所述聚芳醚酮四元共聚物包括式101和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
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和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物质的量比为0.01~100:1;
所述M为双酚类化合物脱羟基残基;
所述X为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去除两个卤素后剩余的基团或含苯环的双硝基化合物去除两个硝基后剩余的基团;
所述R为双酚类化合物脱酚羟基氢残基、式201、式202、式203、式204、式205、式206或式207所示结构:
式201中,所述R1和R2独立地选自H、NH2、NO2、C1~C5的烷基、甲氧基、苯氧基或苯甲酰基;
式202中,所述R3和R4独立地选自H、苯基或烷基取代的苯基;
所述Z为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去除两个卤素后剩余的基团;
所述X和Z不为同一种结构。
优选的,所述式101所示的重复单元为
所述式102所示的重复单元为
所述聚芳醚酮四元共聚物在所述涂料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0~25%。
优选的,所述双酚类化合物包括对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酮、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硫醚、2,2-双(4-羟基苯基)丙烷、4,4'-(六氟异丙叉)双酚、4,4'-(1,4-亚苯基二异丙基)二苯酚、3,3-双(4-羟基苯基)-1(3H)-异苯并呋喃酮、3,3'-双(4-羟基苯基)苯并吡咯酮、9,9-二(4-羟基苯基)芴、6,13-双三蝶烯二酚、2,5-三蝶烯二酚、5,5'-双(2-4-(羟基苯基)-苯并咪唑)、2,6-双(4-羟基苯氧基)-4'-(2,3,4,5,6-五苯基苯基)二苯甲酮和式I所示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I中,所述R5为C1~C12烷基、环氧丙烷基、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乙烯基苯基、4-乙炔基苯基或4-氰基苯基。
优选的,所述含苯环的双卤化合物包括4,4'-二氯二苯酮、4,4'-二氟二苯酮、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砜、双(4-氟苯基)苯基氧化膦、双(4-氯苯基)苯基氧化膦、2,6-二氯苯腈、2,6-二氟苯腈、2,4-二(4-氟苯基)-6-苯基-1,3,5-三嗪、2,4-二(4-氯苯基)-6-苯基-1,3,5-三嗪、4,4'-二氯三苯二酮、4,4'-二氟三苯二酮和式II所示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II中,所述E为氟、氯或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2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透明贵妃红生生纳净味型聚氨酯木器漆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具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