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粳稻腹白突变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182968.5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张士永;杨军;王海凤;陈峰;李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H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粳稻 突变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粳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获得粳稻腹白突变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稻米品质改良也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
腹白是指稻米胚乳内部白色不透明的部分,是稻米垩白的一种。腹白粒率、腹白面积是稻米重要的品质指标。腹白是由于灌浆期胚乳细胞内淀粉积累不充分,淀粉粒排列疏松,颗粒间充气引起光线折射所致。腹白不仅降低稻米外观品质,而且降低碾米品质以及蒸煮食味品质。目前对于稻米腹白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如何获得理想的腹白突变体材料是研究稻米腹白的控制基因、形成机理的重要前提,目前获得水稻垩白性状突变体都是考察整个单株的垩白粒率表型,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忽略了水稻穗部弱势粒对垩白性状的影响。粳稻腹白突变体的获得不仅为研究稻米垩白形成机制提供新的资料,而且对于稻米垩白的遗传研究、性状改良和育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粳稻腹白突变体的方法,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水稻品种的选择对于获得腹白突变体尤为重要,通过特定的品种结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粳稻腹白突变体对环境敏感率低,过程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粳稻腹白突变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品种选择:选择没有腹白、抗倒伏、含水率为14.5%的粳稻品种9915;
b.诱变:将粳稻种子放入磷酸缓冲液中浸泡8小时,然后加入甲基磺酸乙酯,避光浸种16小时;
c.清洗:将诱变后粳稻种子用流水冲洗6小时,然后在清水中浸种48小时,得诱变种子;
d.将诱变种子进行播种、单本插秧,种植5000株,单株收获,收获的种子为M1代种子;
e.将M1代种子按照株系播种,每个20粒,6-7叶插秧,单本,每个M1代株系种植一行12株;
f.将每个株系12株水稻分为两组,每组6株,粳稻植株死亡后,从每组中穗顶部收10粒水分含量低于15%的种子混合,用磨砻磨,筛选出腹白粒率超过70%的单株单独收获,得M2代种子;
g.将筛选出的M2代种子下一个年度在两个以上不同生态区按照每个株系20株种植,单株收获,种子晒干至水分低于16%时进行室内腹白检测;
h.综合不同试验点的结果,选取在不同试验点的平均腹白粒率最高的株系作为腹白突变体株系,挑选其中腹白粒率最高的单株,确定为腹白突变体。
进一步的,所述粳稻种子同磷酸缓冲液的料液比为1g:3mL。
本发明中,上述磷酸缓冲液配制方法为:
a.称量下列试剂,NaCl:8g、KCl:0.2g、Na2HPO4:1.42g、KH2PO4 :0.27g,加入1L烧杯中;
b.向上述烧杯中加入8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溶液;
c.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将pH值调节至7.4,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即得磷酸缓冲液。
进一步的,所述粳稻种子同甲基磺酸乙酯的料液比为1kg:15mL。
进一步的,步骤e中所述室内腹白检测方法为每个单株选穗顶部100粒种子脱去谷壳,在自然光条件下观察记录腹白粒率和腹白面积。
所述腹白粒率是指种子中有腹白米粒的比率。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及长期积累的经验发现,粳稻品种对于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腹白突变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选用粳稻品种9915,获得的腹白突变体突变率高、准确性高且遗传稳定性好。
本发明中,首先利用磷酸缓冲液浸泡粳稻种子,使种子细胞活泼,增加其敏感性,同时增加了膜透性,加入诱变剂后,能够提高诱变率,诱变剂的浓度也是获得粳稻突变体的重要因素,诱变剂浓度小则粳稻种子的突变率低,诱变剂浓度过大时,则突变后种子发芽率低。
本发明中突变体筛选时机也是获得突变体的重要因素,粳稻植株死亡以后到田间进行筛选,选取穗顶部的种子进行检测,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过早则突变体尚未成熟。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2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组培快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多粒型花生新品种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