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3309.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4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龙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记录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将日常事物连接到互联网的物联网技术迅速地发展,正步入家庭时代。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监控。现有的行车记录监控装置大多包括摄像头、ARM处理器和存储器,ARM处理器其摄像头将采集到的行车图像存储至存储器中,供后续查询,或者通过CVBS实时输出。由于存储器的容量限制,因此摄像数据存储采用满则溢原则,依据时间顺序,将先存储的数据删除以腾出空间存储新的数据。且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大多仅仅对车外环境进行图像抓取,而对于车内的,例如驾驶员的坐姿,驾驶员驾驶时的状态等等则无法进行识别,其实有很多交通事故恰恰就是驾驶员没有按照驾驶要求规范自己而造成的,例如开车打电话,开车抽烟,疲劳驾驶等等,为此,现有行车记录仪在其功能结构的改进方面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行车记录仪,通过物联网将图像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存储,实现了大容量大数据的实时在线传输和存储,同时设计了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判断不符合规范的驾驶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行车记录仪,包括核心处理装置、摄像头、GPS定位装置、加速度传感器、超级电容、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终端、物联网服务器、云存储设备、人脸摄像头和语音播报装置,所述摄像头、GPS定位装置、加速度传感器、超级电容、无线通信模块、物联网终端、人脸摄像头和语音播报装置均与核心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物联网终端与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与云存储设备连接,所述核心处理装置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图像编码器、模拟输出模块、模拟输出接口、位置匹配模块、速度运算模块、电源模块、ISP图像处理装置、人脸识别运算模块、人眼识别运算模块和PERCLOS运算模块,所述摄像头与图像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模块输出端与图像编码器和模拟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图像编码器和模拟输出模块均与物联网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GPS定位装置与位置匹配模块连接,加速度传感器与速度运算模块连接,超级电容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人脸摄像头与ISP图像处理装置连接,ISP图像处理装置与人脸识别运算模块、人眼识别运算模块和PERCLOS运算模块依次连接,PERCLOS运算模块与语音播报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为ISP图像处理模块,ISP图像处理模块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前端图像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有线性纠正、噪声去除、坏点去除、内插、白平衡和自动曝光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编码器为H.264或JPEG编码器,其将ISP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图像进行H.264或JPEG编码,生成符合国际标准格式的图像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输出接口为CVBS输出接口,其配合模拟输出模块将摄像头采集到的模拟图像调制成基带视频或RCA视频,并发送至物联网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匹配模块用于获取GPS定位装置的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与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基站位置进行匹配,将符合阈值范围的定位信息作为最终定位点,并发送至物联网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速度运算模块接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并计算出加速度数据,并发送至物联网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超级电容为电源模块提供电源,电源模块为核心处理装置内的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计物联网终端与物联网服务器连接,所述物联网服务器与云存储设备连接,将图像编码器、模拟输出接口、位置匹配模块和速度运算模块均与物联网终端连接,各模块的输出结果均通过物联网终端经物联网服务器最终存储至云存储设备,实现大数据的云端存储,并可以通过云存储设备下载相关的数据,实现大数据的云端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PERCLOS值的测量原理图。
图3为PERCLOS运算模块与人脸摄像头、语音播报装置连接的硬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龙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龙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3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