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3637.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369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五更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五更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辰)的泄泻,又名晨泻、鸡鸣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作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祖国医学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故以有“肾泻”之称。人至老年, 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泄泻。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这类病人除黎明前迫不急待的去厕所排便外,平素还常伴见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一系列肾阳虚衰的表现。患了这种病,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
临床上治疗五更泻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口服止泻类药物或温肾补阳类中成药,治标不治本,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补骨脂6-12份,五味子6-12份,肉豆蔻(煨)6-12份,吴茱萸3-9份,熟附子6-12份,党参12-18份,炒白术9-15份,木香3-9份,赤石脂12-18份,石榴皮12-18份,干姜9-15份,炙甘草3-9份,每份为1克。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补骨脂9份,五味子9份,肉豆蔻(煨9份,吴茱萸6份,熟附子9份,党参15份,炒白术12份,木香6份,赤石脂15份,石榴皮15份,干姜12份,炙甘草6份,每份为1克。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任何副作用的中药药剂。
中医认为:治疗五更泻应以温肾运脾、涩肠止泻为治疗原则。方中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煨)、吴茱萸、熟附子、党参、炒白术温肾运脾;木香、赤石脂、石榴皮、干姜、炙甘草涩肠止泻;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为进一步证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58位患者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临床观察。男83例,女75例,15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及恢复快慢,一般服用1-4个疗程就痊愈了。
2、治疗方法:
用法与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2)胶囊剂:每粒含药量0.4克;每日3次,每次10粒,温水送服;(3)丸剂:每丸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温水送服。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五更泻症状消失。
好转:五更泻症状缓减或消失。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4、治疗效果:
治愈141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本发明疗效显著,具有温肾运脾、涩肠止泻功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其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药物按照组分配置好后,可以按照常规方法煎制成汤药服用,也可以用常规方法加工制作成中药丸药服用,还可以根据中草药的日用剂量制成胶囊服用。
实施方式(1):
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补骨脂9份,五味子9份,肉豆蔻(煨9份,吴茱萸6份,熟附子9份,党参15份,炒白术12份,木香6份,赤石脂15份,石榴皮15份,干姜12份,炙甘草6份,每份为1克。
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煎成汤剂,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实施方式(2):
一种治疗五更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平;,未经杨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3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