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品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3771.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饶桥兵;郑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G01N21/87;G01N21/8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欧颖,郑隽 |
地址: | 41031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品质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玻璃品质检测装置,包括含有多个微孔的第一检测板(1)、第二检测板(2)、以及多条软光纤(3);所述第二检测板(2)上含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检测板(1)上微孔相应设置的微孔,每条软光纤的一个端头设置在第一检测板(1)的微孔中或第二检测板(2)的微孔中,其另一个端头用于连接光信号发射装置或光信号接收装置;且所述微孔的孔径大小为500微米或以下;所述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上的微孔个数均大于1000个;所述检测板的材质为铝或铜,待检测玻璃面板置于两片检测板之间而实现检测;所述微孔的尺寸与所述软光纤的尺寸匹配,使得微孔处不漏光,且软光纤插入微孔后不会从微孔中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1)上微孔的数目与所述第二检测板(2)上微孔的数目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1)上连接的软光纤的数目与第一检测板(1)上的微孔数目一致,所述第二检测板(2)上连接的软光纤的数目与第二检测板(2)上的微孔数目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1)和第二检测板(2)上与待检玻璃面板相对设置的面各自独立地呈方形、圆形或异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光纤包含透光的内芯和不透光的外皮。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大小为1~10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大小为2~5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上设置的软光纤均用于发射或接收检测信号;相应地,所述第二检测板上设置的软光纤均用于接收或发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为激光信号或红外线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上的微孔个数均大于10000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上的微孔个数均大于100000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软光纤的靠近待测玻璃面板一头并不伸出检测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板和第二检测板的厚度均为0.5cm~2cm。
13.一种玻璃检测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能与信号接收端的软光纤形成开路和短路耦合信号的检测电路LM389、或还包括连接在信号接收端的软光纤上的光谱分析仪、或还包括连接在信号接收端的软光纤上的且提供用于对比的良品数据的计算机。
14.一种全智能化的玻璃检测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玻璃面板的流水线设备和玻璃自动取放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37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