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4293.8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清;王永博;邹文聪;彭淑琼;沈思宽;梁金魁;王玉年;邓锋;王博;汪磊;王悦;潘杰华;朱杉婷;陈登云;吴哲;石德福;熊圣凯;王小培;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结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直下式是把LED晶粒搭配透镜均匀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当作发光源,使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侧光式LED背光源,是把LED晶粒配置在液晶屏幕的四周边缘,再搭配导光板,让LED背光模块发光时,把从屏幕边缘发射的光透过导光板输送到屏幕中央的区域。
目前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液晶面板、驱动模组及整机后盖;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反射片、LED灯条、扩散板和光学膜片;LED灯条包括PCB板、LED芯片及光学透镜;驱动模组包括电源板及主板。现有的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设计,LED芯片配合对应的统一的光学透镜,再搭配上反射片,通过扩散板和光学膜片将光能量传送至液晶面板,所有LED芯片的混光距离相同。驱动模组则通过螺钉锁附在背板背面,整机后盖与背板之间形成容置驱动模组的空间。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主要包括背板背光腔内的LED芯片的混光距离及驱动模组的厚度。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在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确定后,整机的厚度主要受限于驱动模组的厚度,使得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难以进一步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结构,旨在现有的直下式背光结构的背光模组与驱动模组的组合结构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结构,该直下式背光结构包括背光模组及驱动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外壳、固设于所述外壳内的LED灯条组、反射片及扩散板;所述驱动模组与所述LED灯条组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LED灯条组的LED芯片发光;所述外壳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 于容置所述驱动模组的固定盒;所述LED灯条组包括成组设置的第一灯条及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灯条设置在所述固定盒朝向所述扩散板的一面上;所述反射片贴合所述LED灯条组在所述底板、固定盒的安装面设置;所述第一灯条的LED芯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灯条混光距离适配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二灯条的LED芯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灯条混光距离适配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配合,用以从整体上将光均匀传递至所述扩散板。
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侧板,所述固定盒靠近所述外壳的一所述侧板安装;所述固定盒包括一顶壁与三个侧壁,所述第二灯条设置在所述顶壁上;用于容置所述驱动模组的空间由所述固定盒、及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侧板对应所述固定盒设有用于装卸所述驱动模组的装卸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盒相对设置的两所述侧壁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自所述装卸孔向与所述装卸孔相对的所述侧壁延伸设置;所述装卸孔边缘处设有与所述导槽适配的缺口;所述驱动模组包括安装板、电源板及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的主板;所述电源板与所述主板叠设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插接在所述导槽内。
优选地,所述侧壁由所述顶壁折弯形成;所述导槽设置在所述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所述电源板及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安装板与底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包括托板及自所述托板的一端折弯形成的密封板;所述电源板与所述主板叠设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托板插接在所述导槽内;所述安装板装入所述固定盒后,所述密封板盖上所述装卸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还包括自所述托板与所述密封板相邻的侧边折弯形成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直下式背光结构还包括灯条转接块及灯条连接线;所述灯条转接块固定安装在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所述灯条转接块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灯条连接线适配的插针,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电源板的金手指公头适配的母头;LED灯条组通过灯条连接线与电源板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折射型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反射型透镜。
优选地,所述反射片具有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相对且呈倾斜设置连接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结构。
本发明直下式背光结构通过将驱动模组安装于固定盒与外壳内壁之间,即将驱动模组安装于外壳的内部,同时适应地在外壳内壁上设置第一透镜,在固定盒上设置混光距离小于第一透镜的第二透镜;且外壳直接用作液晶显示装置整机的后盖,由此减小了整机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结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直下式背光结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4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