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光装置以及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4355.5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奥浓基晴;宫田毅;龟田贵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以及 传感器 | ||
1.一种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发光元件(162),其具有发光面(162a),
光纤(180),其具有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的光入射的入射端面(180a),
透镜(212),其配置在上述发光元件(162)的上述发光面(162a)与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之间;
上述发光元件(162)、上述光纤(180)以及上述透镜(212)配置在一个光轴(X)上;
上述光纤(180)包括纤芯区域(180b),该纤芯区域(180b)是包括折射率均匀的一根纤芯的区域,或者是聚集地包括多根折射率均匀的纤芯的区域;
上述透镜(212)将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的扩散光变换成更平缓地扩散的扩散光;
将第一特定光线定义为开口角光线(11),该第一特定光线是指,从在上述发光面(162a)上位于上述光轴(X)上的点(P)出射,经由上述透镜(212),以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等于上述光纤(180)的开口角(θ3)的方式到达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的光线,
将第二特定光线定义为外缘光线(12),该第二特定光线是指,从在上述发光面(162a)上位于上述光轴(X)上的点(P)出射,经由上述透镜(212),到达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上的上述纤芯区域(180b)的外缘部(184)的光线;
此时,
上述发光面(162a)、上述透镜(212)和上述光纤(180)的配置以及上述透镜(212)的折射能力满足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其中,
上述第一条件是指,上述开口角光线(11)到达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上的上述纤芯区域(180b)内,
上述第二条件是指,到达了上述外缘部(184)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小于上述开口角(θ3),并且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大于上述开口角(θ3),
上述光纤(180)为塑料制的光纤,
上述投光装置还具有配置在上述发光面(162a)和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之间的第一反射构件(202),该第一反射构件(202)包围上述透镜(212),并且包括使从上述透镜(212)出射的光反射的第一反射面(203a),
上述第一反射构件(202)包括与上述光纤(180)的上述入射端面(180a)的周缘相抵接的抵接面(20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时的上述开口角光线(11)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1)在上述开口角(θ3)的1.1倍到8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时的上述开口角光线(11)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1)在上述开口角(θ3)的1.2倍到85°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1′)在上述开口角(θ3)的1.1倍到85°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发光面(162a)出射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1′)在上述开口角(θ3)的1.2倍到85°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到达上述外缘部(184)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3′)在上述开口角(θ3)的0.3倍到上述开口角(θ3)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到达上述外缘部(184)时的上述外缘光线(12)与上述光轴(X)所成的角度(θ3′)在上述开口角(θ3)的0.5倍到上述开口角(θ3)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43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光缆用收放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阵列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