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紫贝母在高山农牧交错带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4616.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石福孙;吴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母 高山 农牧 交错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暗紫贝母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暗紫贝母在高山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型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暗紫贝母高15-20厘米,鳞茎球形或圆锥形,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深紫色。叶除最下部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略有黄褐色小方格,有叶状苞片,花被片,外轮片近长圆形,内轮片倒卵状长圆形,蜜腺窝不明显;蒴果长圆形,6棱,棱上有宽约1毫米的窄翅。暗紫贝母野生于海拔3200~4500米,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之草原上。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甘肃南部。主产于四川阿坝地区,为商品“川贝”的主要来源。主销华东、华南地区并出口。具有止咳、祛痰、降压和升高血糖等作用,川贝母碱静脉注射,能使麻醉猫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伴以短暂呼吸抑制;静脉注射使兔血糖升高;豚鼠离体子宫收缩。1∶10万浓度能抑制离体兔肠的运动;对小鼠的最小致死量为40毫克/公斤。
目前,暗紫贝母在高山农牧交错带的种植通常是以全垦模式为主,选择土层深厚、肥力比较高的熟地进行人工种植。而当前生态恢复工程实践的主体是在退化灌丛和草地等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段。在退化灌丛和草地等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高山农牧交错带,暗紫贝母的人工种植普遍采用的是保留带与种植带交替的带状种植方式。如何规避暗紫贝母在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区进行人工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风险,并实现暗紫贝母保质增产的人工调控,从而构建适合于高山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工程应用与推广的暗紫贝母生态经济型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暗紫贝母在高山农牧交错带的种植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暗紫贝母在高山农牧交错带的种植方法,其特征是,选择土壤湿润的农牧交错带,保留带与开植带 的方面选择为南北向;或者选择土壤相对干旱的农牧交错带,保留带与开植带的方面选择为东西向作为种植地带;对于一年生长周期的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遮荫措施;对于两年或三年生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开放式的增温措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遮荫措施采取透光率为70%的遮荫方法。
所述的开放式增温措施为在种植带的四周构建开放式增温墙。
所述的增温墙的高度为1.5m。
所述的增温墙采取塑料作为材料。
使用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基于暗紫贝母对温湿环境条件的偏好,通过对带状种植方向的正确选择,实现暗紫贝母保质增产的人工调控,从而构建适合于高山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工程应用与推广的暗紫贝母生态经济型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和社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开带方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为不同开带方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示意图。
图3为不同处理对暗紫贝母鳞茎纵轴生长的影响示意图。
图4为不同处理对暗紫贝母鳞茎横轴生长的影响示意图。
图5为不同处理对暗紫贝母鳞茎单粒重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土壤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植带的方面选择为南北向能显著增加地表温度,对于一年生长周期的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遮荫措施,遮荫措施采取透光率为70%的遮荫方法。
实施例2:
在土壤相对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开植带的方面选择为东西向对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两年或三年生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开放式的增温措施,开放式增温措为在种植带的四周构建开放式增温墙,增温墙的高度为1.5m,增温墙采取塑料作为材料。
实施例3:
在土壤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植带的方面选择为南北向能显著增加地表温度,对于两年或三年生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开放式的增温措施,开放式增温措为在种植带的四周构建开放式增温墙,增温墙的高度为1.5m,增温墙采取塑料作为材料。
实施例4:
在土壤相对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开植带的方面选择为东西向对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一年生长周期的暗紫贝母,对暗紫贝母种植采取遮荫措施,遮荫措施采取透光率为70%的遮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4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奶油草莓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合套种豇豆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