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5268.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邝利军;肖龙鸽;陈举飞;李继超;苏守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地址: | 518022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止水 一体化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基坑外围地面以下的混凝土墙体(1),混凝土墙体(1)内设有多个竖向放置的圆柱形钢筋笼(2)。
2.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表开挖导槽(3);
2)在导槽侧壁浇筑混凝土导墙(4);
3)用成槽机在导槽内抓取土方形成长方体槽段(5),长方体槽段(5)内使用泥浆(6)护壁;
4)长方体槽段(5)底部清渣后,在长方体槽段(5)内竖向放置圆柱形钢筋笼(2)并固定;
5)在圆柱形钢筋笼(2)内下放浇注导管,并进行第二次清底;
6)通过浇注导管浇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液面到长方体槽段顶部;
7)按照步骤1)-6)循环施工,直至形成全部基坑支护止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步骤1),导槽(3)开挖前要先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放样,导槽可用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导槽宽度=待开挖长方体槽段宽度+导墙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步骤2),导墙(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先要绑扎钢筋并支模,导墙高度为1000-1500mm,导墙顶面高出地面50-100mm;浇筑完成后的导墙之间每隔1-3m设置临时木撑。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步骤4),通过泥浆循环清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m,所述圆柱形钢筋笼可在进行步骤1)-3)时进行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步骤5),所述浇注导管内径为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的4~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步骤6),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52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