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辊道通过式抛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6078.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庆;段明涛;苏海亭;孙丹;王海峰;闫继超;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8 | 分类号: | B24C3/08;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地址: | 25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通过 抛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辊道通过式抛丸设备。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技术来说,它是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
辊道式抛丸机主要用于建筑等行业。用于大型工字型钢、H型钢尺寸较高的钢结构件消除应力及表面除锈清理。清理过程中由电气控制的可调速输送辊道将钢结构件或钢材送进清理机室体内抛射区,其周身各面受到来自不同坐标方位的强力密集弹丸打击与磨擦,使之其上的氧化皮、锈层及其污物迅速脱落,钢材表面就获得一定的光洁表面,与硬度,提高了漆膜与钢材的附着力,改善钢材的内在质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抛丸设备是管材加工领域必备的设备。在一些自动化的加工系统中需要有与其他设备匹配的抛丸设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系统设计情况来设计合理的抛丸设备。
合理的设计丸设备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减小占地空间,提高工作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行业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续辊道通过式抛丸设备,可减小抛丸设备的占地空间,安全可靠,提高工作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续辊道通过式抛丸设备,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依次相接的进入室、抛丸室和清理室;所述抛丸室设有抛丸器;所述进入室设有入口,所述清理室设有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设有橡胶帘;
辊道式输送器,所述辊道式输送器从进入室的入口进入、从清理室的出口伸出,依次穿过进入室、抛丸室和清理室;所述进入室内的辊道式输送器的相邻辊子之间设有刷子;
所述机壳内部的辊道式输送器下方设有网筛,所述网筛下方设有下纵向螺旋输送机和下横向螺旋输送机;所述下横向螺旋输送机连接至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连接至位于机壳上方的上螺旋输送机,所述上螺旋输送机连接至分离器,所述分离器连接至回收箱;
所述清理室连接有除尘风管,所述除尘风管连接至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入室和清理室内部衬有橡胶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抛丸室内部衬有锰钢板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式输送器两侧设有导向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式输送器的辊子为双管式结构,包括嵌套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为淬硬工具钢外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减小占地空间,提高工作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橡胶帘及刷子可防止丸料飞出;
壳体内衬橡胶衬层和锰钢板衬层,保护壳体,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入室;2、抛丸室;3、清理室;4、抛丸器;5、橡胶帘;6、橡胶衬层;7、锰钢板衬层;8、辊道式输送器;9、刷子;10、导向轨道;11、网筛;12、下纵向螺旋输送机;13、下横向螺旋输送机;14、提升机;15、上螺旋输送机;16、分离器;17、回收箱;18、除尘风管;19、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续辊道通过式抛丸设备,包括机壳,由高耐磨奥氏体锰钢板制造,结构合理、强度高、刚性好;机壳包括依次相接的进入室1、抛丸室2和清理室3。抛丸室2设有抛丸器4;进入室1设有入口,清理室3设有出口;入口和出口设有橡胶帘5。本实施例中,进入室1和清理室3内部衬有橡胶衬层6;抛丸室2内部衬有锰钢板衬层7;衬层耐磨、耐冲击,进一步保护壳体,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骏马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6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盖螺栓拧紧力矩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胶囊模具涂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