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脾虚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6768.7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0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雪雁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14;A61P1/00;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脾虚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病多是由外感时邪,内伤乳食,或素体虚弱导致的以小儿泄泻为主症的一种临床症侯。小儿脾胃虚弱证,多因乳食不节,反复患病,或大吐,久泻,损伤脾胃所致。亦有先天肾气虚弱而致生后脾胃虚弱者。本证是指脾的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引起临床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而言。常见于疳证、积滞、厌食、呕吐、泄泻、腹痛等疾病过程中。
体征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懒言,食减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舌质淡红而嫩,舌苔白,脉濡弱或指纹淡红。
施治要点:
(1)小儿脾胃虚弱一证,法当补益,但小儿脏腑娇嫩,用药宜平和,不可贪求速效,谨防大剂补气之品,壅滞脾胃,有碍脾运,内生胀满;
(2)脾主运化,以升为顺,喜燥恶湿。胃主腐熟,以降为和,喜湿恶燥,故脾胃虚弱,健脾之品常以升麻、柴胡为辅,养胃之剂常与和中降逆之品为伍,方能脾健胃和,升降如常;
(3)中焦虚弱,常致运化失常,水湿内生,清浊不分而致泄泻者,当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取茯苓、车前子、竹叶等淡渗利湿之品,作为益气健脾之品的佐辅,加强化湿之力。但也须知,其病机关键在脾虚失运,故配方主次自应权衡;
(4)胃为阳腑,以阴为用:小儿常因嗜食焦香之品,入胃化燥,渐伤胃阴,或热病、久病、阴液耗损,胃阴伤则不思饮食,水谷少入,津液化生不足,阴伤则液乏,而见胃阴虚弱诸证。可合用验方养胃增液汤;
(5)内服益气健脾之品,外用推拿捏脊之法,配合合理的饮食与调护,此为临床治疗较有效之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发明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对小儿脾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发明人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利用自身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和丰富的中医药知识,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的特点,在发明中药组方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其投入批量生产的所有特性,再将新发明的中药制剂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去检验和调整,最终,发明人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其制备工艺,由此获得的中药制剂治疗小儿脾虚效果十分显著。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
茯苓9-25份、扁豆17-33份、决明子6-22份、鸡内金12-28份、党参8-22份、神曲6-20份、莲子肉5-17份、山药12-32份、麦芽15-45份、山楂10-24份、黄精5-19份。
在研发过程中,优选出了4个具有最佳疗效的组方配比,分别如下(以重量份计):
1、茯苓17份、扁豆25份、决明子14份、鸡内金20份、党参15份、神曲13份、莲子肉11份、山药22份、麦芽30份、山楂17份、黄精12。
2、茯苓20份、扁豆27份、决明子18份、鸡内金22份、党参13份、神曲16份、莲子肉12份、山药20份、麦芽26份、山楂19份、黄精13份。
3、茯苓15份、扁豆22份、决明子16份、鸡内金23份、党参17份、神曲17份、莲子肉13份、山药20份、麦芽28份、山楂15份、黄精14份。
4、茯苓16份、扁豆24份、决明子13份、鸡内金19份、党参16份、神曲14份、莲子肉14份、山药25份、麦芽32份、山楂15份、黄精13份。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
(1)按组方比例分别准确称取各味中药材,分别洗净,烘干,粉碎,备用;
(2)取扁豆、莲子肉、麦芽分别炒制,研磨,过90-130目筛,混合得细粉a,备用;
(3)取一半重量的茯苓、决明子、鸡内金、党参、神曲、山药、山楂、黄精,分别烘干,研磨,过90-130目筛,混合得细粉b,备用;
(4)取剩余一半重量的茯苓、决明子、鸡内金、党参、神曲、山药、山楂、黄精,混合,加7-14倍的蒸馏水,浸泡12-24小时,回流煎煮3次,每次1-5小时,过滤,混合3次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所测相对密度为1.30-1.35,然后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研磨,过90-130目筛,得细粉c,备用;
(5)将细粉a、细粉b、细粉c混合均匀,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所需求的剂型,如片剂、糖浆剂、胶囊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等剂型。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来源及性质特点: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雪雁,未经王雪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6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补血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