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复位油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8017.9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杨建江;李宁;马华;李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1636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阻尼 | ||
1.一种自复位油阻尼器,包括,是由四组结构相同的阻尼单元(A)通过连接销轴(5)依次铰接构成的环状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单元(A)包括有由上至下通过销轴(6)依次连接设置的上层板(1)、中间层板(2)和底层板(3),所述的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主体为圆形结构,且在圆形结构的侧边一体形成有连接把手(4),所述中间层板(2)是形成有由活塞杆(21)驱动的液压机构的框架结构,所述的活塞杆(21)的一端沿框架结构的中间层板(2)的径向伸出中间层板(2)用于与所述的上层板(1)和底层板(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结构相同的阻尼单元(A)中第一组中间层板(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销轴(5)能够旋转的连接在第二组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连接把手之间,第二组中间层板(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销轴(5)能够旋转的连接在第三组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连接把手之间,第三组中间层板(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销轴(5)能够旋转的连接在第四组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连接把手之间,第四组中间层板(2)的活塞杆通过连接销轴(5)能够旋转的连接在第一组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连接把手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成有由活塞杆(21)驱动的液压机构的框架结构的中间层板(2)包括有:垂直设置在所述的上层板(1)和底层板(3)之间的由弧形板(231)和两个侧板(232)构成的以所述销轴(6)为中心的扇形储油室(23)、通过中心轴孔(29)连接在所述销轴(6)上且一端位于所述储油室(23)内的活塞杆(21)、沿所述的两个侧板(232)的延长线分别设置在位于储油室(23)外侧的活塞杆(21)两侧的两个挡板(27)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侧板(232)和挡板(27)之间的加劲肋(26),所述活塞杆(21)将所述储油室(23)分割为两个油室,并且所述活塞杆(21)这一端的端部形成有连通所述两个油室的节流孔(22),所述活塞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上层板(1)和底层板(3)上的连接把手(4)通过连接销轴(5)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1)的两侧与所述的两个挡板(27)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弹簧(28)与所述的活塞杆(21)和挡板(27)的链接均为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成储油室(23)的弧形板(231)和两个侧板(232)在与上层板(1)和底层板(3)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室(23)的两个侧板(232)与所述活塞杆(21)的转轴连接处设置有静密封件(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板(1)、活塞杆(21)和底层板(3)与所述的销轴(6)为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复位铅挤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27)的强度确保在螺旋弹簧(28)与加劲肋(26)的作用下不发生剪切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未经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0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