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信息的采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8516.8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俊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施工 过程 材料 信息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信息的采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是一种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的工程类型,道路施工使用的材料量巨大,例如一个小项目部所使用的材料有上百万吨,更不用说需要三百多万吨材料的大项目了。另外,材料的供应商多达几十家、上百家,而运输材料的车辆更可能成百上千。又由于道路施工项目人手少,料场所处位置比较偏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施工。也就是说,多达上百辆运输材料的车辆,不断的进料、出料,通常40秒的时间就能过一辆材料运输车。所以,目前针对道路施工的运输材料的车辆不断的进料出料过程中的材料信息的采集,并没有一种非常成熟的方式能够适用于施工环境如此复杂的道路施工。
目前,道路施工的进料出料过程中的材料信息采集方式,还是依赖于工作人员现场写票据,以记录进料出料过程中的材料信息,其中,材料信息包括进料出料过程中的材料的重量、成分等信息。但是,在道路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材料亏损,材料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有三条:一是票实不符,如实际运输材料的车拉了30吨材料,而工作人员开票写成50吨,或者拉了一车料,开成两车的票据;二是少卸货物,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比较贵重的材料,如拉了50吨沥清只卸40吨;三是材料被倒卖,如混凝土装上罐车之后被卖给了第三方。总之,由于人工进行材料信息采集本身存在的不精确、易篡改等缺陷,所以,在材料信息采集过程中,以及后续的施工统计过程中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信息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过程中材料信息的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运输材料车辆第一次上磅时,第一终端采集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第一重量;
当在所述第一终端上插入唯一标识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IC卡时,所述第一终端将采集到的所述第一重量写入所述IC卡中;
当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第二次上磅时,第二终端采集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第二重量;
当在所述第二终端上插入所述IC卡时,所述第二终端读取所述IC卡中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第一重量以及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第一重量和第二重量建立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终端将建立对应关系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第一重量和第二重量上传至本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第一次上磅时,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摄像头采集第一次上磅的现场信息;
当在所述第一终端上插入所述IC卡时,所述第一终端读取所述IC卡中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并建立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现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终端将建立对应关系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现场信息上传至本地服务器;
当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第二次上磅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摄像头采集第二次上磅的现场信息;
当所述第二终端读取所述IC卡中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后,建立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现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终端将建立对应关系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现场信息上传至本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建立对应关系的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第一重量和第二重量生成票据;
所述第二终端清除IC中除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标识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
优选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进料阶段,所述第一次上磅为重车上磅,所述第二次上磅为空车上磅;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出料阶段,所述第一次上磅为空车上磅,所述第二次上磅为重车上磅。
优选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进料阶段,在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空车上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运输材料车辆进入卸料地点时,在第三终端上插入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IC卡,以使所述第三终端向所述IC卡写入卸料信息;当在所述第二终端上插入所述IC卡时,所述第二终端读取所述IC卡中的卸料信息,并验证所述卸料信息;当验证通过时,所述第二终端执行采集所述运输材料车辆的第二重量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俊,未经郝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在线噪声监测装置
- 下一篇:桥梁安全情况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