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零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8565.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6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栗田裕隆;白岩浩记;阿卡尼苏克法瑞玛;徳增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零件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零件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在车辆等上的以往的电子零件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子零件组件,具有:电子零件基板,其将多个汇流条安装在绝缘板上,将多个电子零件与多个汇流条电气连接电子零件;及外壳,其容纳该电子零件基板,该电子零件组件将设在各汇流条上的外部端子连接部汇集并形成连接器连接部。该电子零件组件通过将连接器连接部配置在多个电子零件之间,从而实现单元的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83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零件单元例如采用了防水构造使得基本上水不会浸入外壳(壳体)内,但是在该情况下,有时也设想如结露等那样水会浸入外壳内的状况,从而为了将该侵入的水排出而设有各种排水构造。此处,如上所述的电子零件单元有的情况下在外壳内的电子零件的容纳空间部形成有从底部突出的中央壁状部,在该中央壁状部形成有连接部嵌合部,与电线的连接部(例如连接器)嵌合于该连接部嵌合部,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期望将侵入该外壳内的水适当排出到外部。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零件单元,能够将侵入壳体内的水适当排出到外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的容纳空间部容纳电子零件,并且将所述容纳空间部利用壁状部分割为多个分割空间部,所述壁状部从划分该容纳空间部的铅垂方向下侧的底部突出地形成并形成有与电线的连接部所嵌合的连接部嵌合部,所述底部与所述多个分割空间部对应地分别具有:第1倾斜面,其在所述壳体设置在设置位置的状态下从所述壁状部向铅垂方向下侧倾斜;及排水口,其形成在所述第1倾斜面的铅垂方向下端部。
另外,在所述电子零件单元中,能够是多个所述排水口设在所述底部的角部。
另外,在所述电子零件单元中,能够是所述底部具有沿着第2方向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第2倾斜面,所述第2方向与沿着所述第1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的第1方向交叉。
另外,在所述电子零件单元中,能够是所述底部具有上升部,所述上升部介在于所述第1倾斜面与所述第2倾斜面之间,并在铅垂方向下端部与所述第1倾斜面连接,在铅垂方向上端部与所述第2倾斜面连接,设有多个所述排水口,至少1个所述排水口形成在所述第1倾斜面的铅垂方向下端部与所述上升部的连接部分。
另外,在所述电子零件单元中,能够是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2方向正交,所述容纳空间部被所述壁状部分割为一对所述分割空间部,与所述一对分割空间部对应的各所述第1倾斜面沿着所述第1方向夹着所述壁状部对置地设有一对,并互相向相反方向倾斜,所述第2倾斜面与所述一对分割空间部对应地分别沿着所述第2方向夹着所述第1倾斜面对置地设有一对,该一对所述第2倾斜面互相向相反方向倾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在被从电子零件的容纳空间部的底部突出地形成的壁状部分割的容纳空间部的各分割空间部中在该底部设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在壳体设置在设置位置的状态下从壁状部向铅垂方向下侧倾斜。由此,电子零件单元使侵入容纳空间部内的水由于自重而在该第1倾斜面上向从形成有连接部嵌合部的壁状部侧离开的方向移动,能够从设在该第1倾斜面的铅垂方向下端部的排水口排出到壳体的外部。其结果是取得如下效果:由于电子零件单元能够将侵入壳体内的水利用第1倾斜面引导至从连接部嵌合部远离的排水口侧并排出,因此能够将侵入该壳体内的水适当排出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电气接线箱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嵌入式汇流条板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基底盖的连接器嵌合部侧的平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零件单元的基底盖的容纳空间部侧的平面图。
图8是图7中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中的B-B剖视图。
图10是图7中的C-C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