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8838.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云;兰洪波;贾建波;尚捷;孙师贤;李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栗若木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指令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地面要下传的指令所对应的编码,并根据所述编码确定地面钻井顶驱对地下旋转导向工具的钻具进行上提和下放的时间间隔周期;
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周期控制所述地面钻井顶驱对所述钻具进行上提和下放;
检测所述钻具周期性上提和下放时产生的轴向加速度;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所述轴向加速度对应的编码,根据所述编码和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所述地面要下传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为二进制码;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包括:所述地面要下传的指令与二进制码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二进制码与所述上提和下放的时间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条指令各不相同,不同的指令对应不同的二进制码,不同的二进制码对应不同的时间间隔周期;或者,
所述编码为预定的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为所述上提和下放的时间间隔周期,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包括:所述地面要下传的指令与基础时间t的不同的正整数倍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条指令各不相同,不同的指令对应基础时间t的不同的正整数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编码为二进制码时,所述二进制码与所述上提和下放的时间间隔周期的对应关系是指:
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二进制码对应一种时间间隔周期的设置,其中,所述时间间隔周期的设置中包括上提时间间隔周期的设置数值和下放时间间隔周期的设置数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编码为二进制码时,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包括: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二进制码与所述钻具的所述轴向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二进制码各不相同,不同的二进制码对应不同的轴向加速度;
在预先设置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之前,对于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二进制码进行以下处理:先根据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所述二进制码对应的所述上提和下放时间间隔周期,根据该上提和下放时间间隔周期计算钻具的轴向加速度,并将计算出的所述轴向加速度与所述二进制码一一对应,将其对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中;
当所述编码为所述预定的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时,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包括: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所述基础时间t的不同的正整数倍与所述钻具的所述轴向加速度的变化时间长度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各不相同,不同的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对应不同的轴向加速度的变化时间长度;
在预先设置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之前,对于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中的每个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进行以下处理:根据每个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计算所述钻具的轴向加速度的变化时间长度,并将计算出的所述轴向加速度的变化时间长度与每个所述基础时间t的正整数倍一一对应,将其对应关系保存在所述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指令下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钻具周期性上提和下放时产生的轴向加速度包括:对采集的轴向加速度信号进行滤波、放大以及模数转换,获得轴向加速度。
6.一种地面指令下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地面要下传的指令所对应的编码,并根据所述编码确定地面钻井顶驱对地下旋转导向工具的钻具进行上提和下放的时间间隔周期;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周期控制所述地面钻井顶驱对所述钻具进行上提和下放;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钻具周期性上提和下放时产生的轴向加速度;
解码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所述轴向加速度对应的编码,根据所述编码和所述第一下传指令对照表确定所述地面要下传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8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